Browsing by Author "Lin, Yin-Chun"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美國華裔第二代青年回流之探討(2016) 林映均; Lin, Yin-Chun美國長久以來為臺灣民眾移民最多的國家,其中又以留學生為移民的主體,從一九六二年政府放寬國外留學規定後,留美學生人數大增。這些學生在完成學業後,多數留美就業,進而取得綠卡,成為美國公民。臺灣僑民外移時間主要在一九七零年後,特別是一九八○到一九九○這段期間。移民原因除了考慮美國薪資與社會福利結構優於臺灣外,也憂慮臺灣的教育品質,與國家安全。 經過幾十年,這些赴美臺灣移民子女,今日已成長為二十至四十歲的青年。近年來,這些年輕的美國華裔二代,回流臺灣的移民人數有增加的趨勢。為何這些年輕的華裔二代決定回流臺灣?他們認為今日臺灣的教育情況與需面對國際問題已無當年嚴峻,抑或臺灣有更吸引他們之處,使其不在乎臺灣環境的不利因素而願意回臺?本研究企圖深入剖析臺灣對年輕美國華裔二代的誘因,並探討他們回流的動向,對未來的計畫,以及在臺灣生活適應的困難,需要哪些協助……等因素。希望從中發現臺灣在國際人力市場中的優勢競爭力,同時也提供未來僑務參考。 由於回流人數缺乏完整的官方統計資料,本研究將參酌相關文獻資料與深度訪談結果做為撰寫參考。本研究採多元研究法,將文獻資料整理設計成半結構式問卷進行深度訪談。研究對象為二十二至三十八歲,回流臺灣的美國華裔二代,訪談人數共十四位。 根據研究結果,年輕華裔二代的回流大多不是單一因素,而是外在環境誘因與內在因素交互影響下所產生的決策。外在因素包括:臺灣便利的生活環境、友善的人文特質、就業考慮優勢。內在因素包括:文化追尋或族裔認同、人際紐帶與家庭因素……等。部分回流者的單一原因,是為了照顧回臺定居的父母,或返臺為接班家族事業而預做準備。 由於年輕華裔二代皆有臺灣生活經驗,因此在生活適應上難度較低,大多可以在三個月內完全適應,但是在職場文化方面的衝擊相對大了許多,包括公司倫理與溝通文化,皆是年輕華裔回流就業後需要面對的課題。此外,臺灣的低薪與超長工時,也會成為華裔回流後再度外移的主因。 從訪談中發現,若年輕華裔二代在童年時曾具備跟隨父母回臺居留的經驗,對臺灣的認同感較只回臺懇親者更強,他們大多希望未來能定居臺灣。對這些回流者而言,臺灣比出生地美國更像自己的故鄉。而對於只有返臺探親的年輕華裔子弟來說,臺灣是親切的地方,因此,他們很樂意在大學畢業後來臺尋求其他的生活體驗,可以是定居,也可以是生涯規劃的中繼站,甚或是前進中國的跳板。就整體而言,年輕華裔二代對未來發展的態度是開放的,充滿流動的可能,也充分展現了跨國主義的特色。Item 老化智能障礙者之休閒參與及阻礙之研究(2020) 林盈均; Lin, Yin-Chun隨著高齡社會的來臨,社會開始重視中高齡者休閒活動與成功老化的議題,但老化智能障礙者族群卻是被忽視的一群。目前臺灣 50 歲以上智能障礙者人口數約有 2 萬 5 千人(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20)。隨著醫療進步,提高了智能障礙者的平均餘命,了 解其老化後的休閒活動需求及阻礙是當務之急。本研究目的在探究老化對智能障礙者之 影響、了解老化智能障礙者休閒參與、休閒阻礙及阻礙協商策略。研究個案為來自桃園心燈教養院共 11 位 45 歲以上之智能障礙者。以質性研究方式進行,採半結構式訪談大綱訪談 2 位機構中主要照護人員,並以結構式問卷訪問其中 5 位具有簡單口語表達能力 之個案。研究結果發現,老化對於智能障礙者在生理、心理、認知功能與社交功能上都有影響,智能障礙者普遍缺乏老化意識,且目前有嚴重的雙老問題。在休閒參與上,偏好靜態活動,動態活動需要照顧者一對一的引導。在休閒阻礙上,個人內在的阻礙為此 族群主要的困境,包括缺乏動機、情緒不穩、無法了解休閒意義等,其阻礙協商策略多 由照顧者代為進行。建議相關單位在老化智能障礙者身上,應加強其老化意識與生死教 育,幫助其了解家人的離世與自己的老化現象,也應在年輕時就導入休閒教育概念,以提升智能障礙者族群在老化後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