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Lin, Yu-Feng"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台北市高中職視障學生社交地位之研究(2012) 林祐鳳; Lin, Yu-Feng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職視覺障礙學生之人際適應情形,並瞭解其影響因素。本研究對象由以就讀台北市公私立高中職之一二年級視覺障礙學生19人,另外於視障學生班級中選出同性別之配對學生19人。研究者使用涂春仁所發展之社交測量軟體編製「社交計量問卷」和自編之「人際知能問卷」。所得資料經整理後,以平均數、標準差及百分比進行統計分析。主要結果如下: 一、在不同提名條件之下,視覺障礙學生之社交地位有些許差異,在校外教學提名下約有七成左右是在「被拒絕」與「被忽視」,「普通」佔兩成左右;在分組學習提名下約有八成九是在「被拒絕」與「被忽視」,「普通」和「受爭議」約佔一成。 二、視覺障礙學生在「校外教學」及「分組學習」的提名條件下,被拒絕理由分類主要多集中負向人際特質及負向自我相關,會因提名條件不同而略有增減。在總提名次數上,視覺障礙學生在「校外教學」及「分組學習」的提名條件下較無明顯差距。 三、視覺障礙學生在「校外教學」及「分組學習」的提名條件下,受歡迎理由分類主要為正向人際特質及正向自我相關,未因提名條件不同而有不同。在總提名次數上,視覺障礙學生在「校外教學」及「分組學習」的提名條件下差異不大。 四、在「校外教學」提名條件下視覺障礙學生負向理由前三高人次為:孤僻、不合群、自以為是。正向理由前三高人次為:為人著想、幽默風趣、善解人意。 五、在「分組學習」提名條件下,視障組負向理由前三高人次為:孤僻、不負責任、自以為是。正向理由前三高人次為:幽默風趣與善解人意、為人著想、遵守規範和願意傾聽。 六、視障學生在人際關係之人際覺察與對照組學生沒有太大差異。兩提名條件之自評與同儕提名其一致性約三成至四成左右。 最後依研究結果,對於視覺障礙學生之研究與輔導實務提出幾點建議。Item 圖像化QR Code輸出條件與辨識率分析(2019) 林育峯; Lin, Yu-Feng科技發展伴隨著行動裝置與網路的普及,二維條碼中的QR Code(Quick Response Code)已成為串聯網路與實體世界的主要媒介,如今QR Code被廣泛地應用於行銷或廣告用途,所以美化發展也越來越受重視,其中圖像化QR Code因具備視覺有意義的外觀,漸漸成為相關研究的重點。QR Code常出現於物聯網「一物一碼」的應用,然而若圖像化QR Code要配合一物一碼之實體輸出,則輸出條件能否使得圖像化QR Code被手機掃描,將會是重要關鍵,但鮮少研究針對此問題進行探討,故此為本研究之目的。本研究使用版本六之QR Code(41x41個模組, module),容錯率為H等級(容許30%錯誤)。首先選擇4張不同的影像產生圖像化QR Code,再使用雷射印表機與數位印刷機各輸出3個不同尺寸,得24張影像。輸出品透過600PPI掃描器取像,透過軟體分析24張圖像化QR Code影像中的module以及codeword之錯誤數據。為了降低錯誤以提升辨識率,進行5種不同數值的階調處理,以及調整8個不同參數之加密強度來得到圖像化QR Code,最後再測試印刷之穩定度。經實驗結果顯示,使用數位印刷機輸出的圖像化QR Code辨識效果優於雷射印表機,另一方面發現多數情況下資訊點錯誤情況之False-black(資訊點白點誤判黑點)多於False-white(資訊點黑點誤判白點)。經過階調調整之後,兩種錯誤情況皆得到改善,而加密強度的提升更能有效降低錯誤率。最後,本實驗找出圖像化QR Code錯誤情況,並透過調整圖像化QR Code使其能被手機掃描。本研究找出圖像化QR Code使用雷射印表機與數位印刷機之下辨識率的差異,並且透過調整圖像化QR Code之後使辨識率提升,可供QR Code與印刷相關研究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