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Liu, Hsin-Yen"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網路連結母國: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的社群媒體使用與離散國族主義
    (2020) 劉欣彥; Liu, Hsin-Yen
    本論文借助Youna Kim(2011)一篇〈Diasporic nationalism and the media: Asian women on the move〉的研究中對離散國族主義(diasporic nationalism)的討論,將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視為一個離散群體,進一步探討該群體在台灣這個異國環境中求學時期的社群媒體使用。包含他們如何在臉書上分享母國(馬來西亞)的景觀或訊息,這個過程是如何形塑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對母國(馬來西亞)的認同以及離散國族主義的生成。Youna Kim(2011)指出的離散國族主義的形成包含了參與了「跨國的流動」的人們,由於在異國感受到「社會排斥」或陌生感,因而在此過程中產生「反應式」(reactionary)的國族主義。 本研究發現,社群媒體確實提供了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一個很重要的情境,這個情境給予他們發展對母國(馬來西亞)的認同與離散國族主義有很大的推動效果。首先,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在社群媒體上使用了四種談論國家(talking the nation)的方式,包含「宣稱我是誰」、「向他人推廣母國」、「母國特色的反思與再認同」以及「對凝聚國族事件的關注」;以及兩種差異的指認:「多元文化」和「社會進步」。以上奠基於他們在跨國流動中面對跨國文化差異的「反應」。這個「反應」的過程也成為形塑離散國族主義的重要條件,引導他們體認並強化自己對馬來西亞的認同與情感。加上在台灣的生活過程中難免遇到「社會排除」或「歧視誤會」等負面經驗,也成為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社群媒體上的有關母國分享的原因。 此外,透過2018年馬來西亞大選時期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於社群媒體上的動態,如:大選相關Hashtag的使用或「黑手指」等相當於國族符號的大選景觀的散播;或是分享有關選舉知識、指南性的訊息所聚集的「網路公眾」等效果,皆賦予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在社群媒體上,能更直接地去捍衛其母國並彰顯國族主義。也使得離散國族主義之中的「反應式的」(reactionary)理念與情感能在網路上展現並與其他人線上連結,讓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透過社群媒體的使用,也實現了網路國族主義。最後,本研究發現,二十幾歲新世代的馬來西亞華人青年的母國意識指向是「馬來西亞」。對他們來說,他們有著屬於華人的「種族認同」,但這是生來所屬的分類,因此履行著屬於華人的習慣和觀念。但在國族的認同上,對於現在世代的馬來西亞華人來說,母國認同絕對是在「馬來西亞」。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