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Liu, Shu-Ping"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仿生工作坊動手做歷程對未來希望感提升之探討─以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Tinkering特展Happy City工作坊為例
    (2020) 劉淑屏; Liu, Shu-Ping
    本研究以仿生學及博物館運用建構主義進行之展場教育活動Tinkering工作坊,探討其對永續概念學習之影響。近年研究逐漸重視未來觀點,展望未來與思考未來是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教育之關鍵能力之一。本研究探討在參觀仿生展版、觀看仿生影片及參與Tinkering動手做工作坊前、後,對永續概念、仿生概念與未來希望感之影響。以準實驗研究法隨機分派實驗組(n=33)進行50分鐘快樂城市Tinkering動手做工作坊歷程、控制組(n=32)則沒有進行50分鐘快樂城市Tinkering動手做工作坊。研究結果顯示兩組間之永續概念前、後測差異分數,無顯著差異:兩組間之仿生概念前、後測差異分數,無顯著差異;兩組間之未來希望感前、後測有顯著差異。針對研究發現所提出的建議如下: 只有展版、影像等平面展示無法提升未來希望感,輔以仿生動手做工作坊歷程,可達到提升未來希望感之尺度與效果。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線上華語教學課室話語分析:論師生話語量、語對前後件及修復序列
    (2022) 劉淑萍; Liu, Shu-Ping
    研究者於2018年與澳洲昆士蘭大學中文課學生進行線上華語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發現一些線上華語教學的問題。因此,本研究從會話分析理論切入,探析師生互動中主要三個常發生的問題:第一,師生話語量的失衡;第二,語對前後件不協調,即教師提問,學生無法正確應答;第三,修復序列之功能不完整,導致修復出現問題。在統計、歸類並分析多位線上華語教師課室話語後,本研究針對以上三個問題,歸納出對應之教學策略。在師生話語量失衡的情況下,總結出以下教學重點:(1)教師必須自覺地降低課室話語量;(2)教師宜使用保護性語言,語言簡潔,使用較短的句子及較容易的詞彙;(3)宜在教學前多做些準備。其次,針對語對前後件不協調的情況,歸納出教師們主要使用以下七種對應策略:(1)在缺有效後件的情況下,用媒介語溝通;(2)引導失敗後,老師直接說出正確句子;(3)教師簡化問句;(4)重複提問;(5)重新登入教學平台;(6)給學生權力;(7)舉例。在修復序列之話輪功能不完整之情況下,本研究歸納出兩類阻礙源、教師引導方式、學生完成修復方式以及教師評估方式。若修復序列話輪功能不全,就會導致學生修復失敗或忽略修復,故若能提升華語教師對於修復序列的認知,意識到教學過程中修復序列不完整的情況並加以改善,俾使學生修復失敗或是忽略修復的情形減少。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