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Liu Hsin-I"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漢語「好」的語義、篇章、語用分析及教學應用
    (2009) 劉欣怡; Liu Hsin-I
    「好」一個字包含多種語義,《現代漢語八百詞》列出十種不同的語義,語義複雜且具多種功能。因此,本論文根據Halliday(1985,1994,2004)的三大語言純理功能,包括概念功能、篇章功能與人際功能為架構進行「好」的語義、篇章和語用功能分析。 在Halliday的架構之下,主要為語義、篇章和語用等層次,藉由分析「好」的句法分佈及歷時語義來輔助釐清「好」各義項之間的關係。釐清的過程中,將各個「好」安置於不同的層次,即從概念層次出發,銜接至篇章和人際互動層次,將「好」在此架構中有一整體的呈現。 篇章功能層次,本文以會話言談口語語料來分析「好」的話語功能,從「好」在複句內銜接功能出發,至「好」在會話結構中,表示「預示話題/話輪狀態改變」的「段落標記」,此與「好」在概念層次中表「完成」具「變化/改變」性質相關聯。會話中的「好」可引出新話題或預示話題轉換,繼續下一個話題,或推進相關話題,也可能表示話題的結束,隨著在話輪中位置(開始、中間和結束處)的不同相應產生細微不同的功能。 人際互動功能層次,當「好」進入了人際互動層次時,其依語境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情態,「好」所承載的不是命題意義,而是為話語提供可理解的信息,即「話義」。本文根據Austin(1962)的言語行為理論和Searle(1975)的間接言語行為理論和Leech(1983)的禮貌原則來探討「好」的人際互動功能,包括「宣告或重新宣示目前說話的主權」、「應答功能」、「應允、接受、贊同、讓步」、「表反話」和「央求」等,此等功能的核心在於尋求禮貌原則中的「一致原則」,此為「好」在人際互動層面的核心參數,隨著不同語境,產生不同的語用功能。此外,並探討「好」句式與間接言語行為之間的關係。 此外,本文嘗試以篇章和語用角度分別探究「好」重疊式及狀態動詞重疊AA式,篇章層面透過對比焦點、語用層面透過「主觀量」與「預期值」來重新審視朱德熙認為狀態動詞重疊式在不同句法位置產生程度增強或減弱此一語言現象。最後,本文結合多層面的分析成果,提出相關之教學建議。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