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Lu, Yu-Pei"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臺北退休中老年人主觀幸福感的性別差異研究
    (2016) 盧育珮; Lu, Yu-Pei
    台灣已是個高齡化社會,退休人口和退休後的時間相對增加,但兩性面臨的生命事件、所擁有的資源和承受的壓力並不同,因而推論退休調適和退休後主觀幸福感應有性別差異。本論文從正向心理學的觀點進行探索主觀幸福感,並從角色理論、女性主義的角度去解釋退休後的變化和因應,瞭解退休後角色變化與性別差異對主觀幸福感的交互影響。 本研究方法是利用李思賢教授研究計畫蒐集的資料進行次級資料分析,該計畫以結構式問卷在社區公園與老人服務中心進行資料蒐集,立意選取台北市50-75歲的退休中老年人為研究對象,最後獲得有效問卷294份。研究對象平均年齡65.01±5.98歲,70%為女性。本論文以資料中之家庭結構、經濟資源與家庭關係做為正向環境,以生命統整性做為正向特質,主觀幸福感做為正向情緒。 研究分析結果顯示性別、教育程度、自覺健康狀態、正向環境與生命統整性顯著影響主觀幸福感。以性別分層分析結果發現,退休男性中老年人之教育程度、健康狀態、正向環境和生命統整性對主觀幸福感達到統計顯著;在退休女性的主觀幸福感則以健康狀態、經濟狀況、居住房屋所屬、家庭關係和生命統整性達到統計顯著。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結果發現男性主觀幸福感迴歸模式以家庭關係、健康狀態、教育程度及生命統整性達到統計顯著,可解釋主觀幸福感55.9%的變異量;女性則以家庭關係、健康狀態與經濟狀況達統計顯著,可解釋幸福感35.6%的變異量。家庭關係是兩性主觀幸福感最重要的預測因子,可單獨解釋男性模型中主觀幸福感41.4%和女性模型中主觀幸福感25.9%的變異量。 本論文分析結果支持退休中老年人主觀幸福感有性別差異,相關因素的差異在於男性的教育程度與生命統整性會影響其主觀幸福感、女性則受到經濟狀況的影響。家庭關係為兩性在主觀幸福感重要的預測因子。基於研究結果,建議重視良好家庭關係的營造,以及對於男性著重生命統整性的培養、女性則加強經濟上的支持。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