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Michael John Mullahy"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臺灣大學生個人傳統性/現代性與對諮商、民俗療法的求助態度之相關及其中介效果探討研究
    (2015) 穆磊; Michael John Mullahy
    在臺灣本土文化場域,民俗療法已具備完整的體系與規模,且經常用來處遇個人心理方面的困擾。相較之下,臺灣心理諮商專業的發展歷史較短,學者普遍認爲諮商專業內涵深受西方文化的價值觀影響,在臺灣文化脈絡中,顯得格格不入。在臺灣本土發展的個人傳統性/現代性理論常被用來解釋社會層級的現代化與個人層級的傳統性/現代性的雙向關係。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大學生的傳統性/現代性在解釋其心理諮商/民俗療法求助態度的適用性,進而探討上述解釋關係可能的中介變項。 本研究主要採用典型相關分析與多元中介分析兩種方法來處理223位研究對象在問卷上的反應資料。主要獲得的研究結果如下: (一)兩組傳統性/現代性的線性組合分數與心理諮商/民俗療法求助態度的線性組合分數均達統計顯著水準。 (二)典型相關分析結果顯示: a. 傳統性分數與所知覺求助民俗療法價值分數、所知覺求助民俗療法羞恥分數呈現正相關;與求助心理諮商分數呈現負相關。 b. 現代性分數與求助心理諮商分數呈現正相關與所知覺求助民俗療法羞恥分數呈現負相關。 (三)預期效益分數與自我污名感分數可以顯著地中介解釋現代性分數與求助諮商態度之間的關係。社會污名感分數與自我污名感分數可以顯著地中介解釋傳統性分數與求助民俗療法的污名感之間的關係。 本研究進一步討論研究發現對於學理的意涵、與諮商實務的關聯、後續研究可能的建議、與本研究的限制。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