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PETER BROWN"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陪宇宙起舞
    (2009) PETER BROWN; Peter Morris Brown
    若你正在讀這篇報告,我想你要不是因職責所在而得讀這篇報告的老師,就是有許多閒空時間的人;或者你很在意某件事,也相信以下的報告內容能讓你有所收獲。如果你是因職責所在而讀這篇報告,我要在這裡先為你撥出的時間及耐心向你致謝;若你是後者,那我得先提醒你,我從不是優等生,而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都認為我反應不怎麼快。我承認我一直對寫論文,規範生計,還有造成當今社會階級劃分等概念的教育正規體制很反感。我也了解要拿到學位,就要付出許多努力及金錢;但有許多學術領域外的知識領域,卻與我們的生活更貼近、更真實。而其中一個領域,就是衝浪藝術。 大部份不衝浪的人認為衝浪是種競爭性的運動;而評審在評比每個人的衝浪動作及技巧後決定分數,最後冠軍可贏得獎盃,或許會有贊助廠商高聘代言商品如洗髮精。而在藝術世界中,畫作也有像競爭運動一樣的宣傳現象。雖然這兩種活動都適合此比賽環境,也因此更加繁盛,但無疑的,中間付出的努力一定比獲獎的榮耀重要。 我還在唸文法班時,我的母親寫了一首歌,歌中描述一片落在溪中、隨水流漂走的小葉子;每次小葉子被河中樹枝或岩石擋住去向,溪流總會幫它重獲自由、繼續向前。而這股驅使我不斷深入鑽研繪畫的力量,就是愛。對萬物存在的關懷這讓我有毅力去豐富生命意義及存在的價值。這就類似蘇格拉底於《自辯篇》(Apology)中所解釋,我行自認所當行,一樣的道理。我像一般大眾一樣,相信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是由我們無法了解的力量所造;但在了解這股力量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找到離目的不遠的真相。因此就我目前了解,上帝是造我們萬物的創造者;而雖然我不確定祂造我們的目的,但祂也賦予我們欣賞及感恩的能力,而我亦然。藝術可以是對這份感恩,及渴求與造物主親密對談的真誠表達。 我獨自坐在海邊,此時夕陽漸漸隱沒山頭,入夜的涼風開始吹向岸邊,岸邊的石塊被海浪來回沖刷,發出低沉的震動聲,讓我心情無比平和。一股如肩高的海浪彎身捲出一抹優雅的弧線,呼喚著我下海衝浪。每個人無時無刻不在宇宙運行中,但極少人能有感受這份律動的機會。在眾星、月亮及腳底地球的推動下,滑行在水上的感覺是種純然的自然美;而心靈更欲與水舞上下畫出的優美弧線融為一體。這場大膽演現,無需見證才能歡喜慶祝,但你能感覺得到造物主立刻圍繞在身邊。之後,潮浪過去,我們一起划回海中等下一波浪;只是我不知道這波浪會在何時或何處襲來。在水中等待的同時,我們更能從不同湧浪方向、風況,開始感受到浪可能捲起的地點,而與大海的和平關係也隨之滋長。 我發現衝浪是個有創意又極具心靈層次的消遣活動,也因此我找到另個嗜好,繪畫。我相信創意點子就像能量波一樣可穿透牆及心靈,如果我們決心要抓到這些能量波,就一定要緊緊跟隨其後,以免這些能量波從身邊擦身而過,徒留我們在靜水中悵惘。衝浪少不了練習;而有時海浪沒有強大到讓我們衝得夠遠,但其他浪卻可能將我們重重拋下,讓頭部重創。我們畫得越多,對繪畫懂得越多,在創意上的努力就會得到更多收獲,並反映在我們日益茁壯的愛上。 因此我要在此對衝浪者、衝浪藝術,以及讓衝浪成為可能的大海及海浪致敬。每個人都在基督教、道教、東方的象徵主義及西方的神話中接觸到水的宗教層面。在審視藝術史的過程中,我們將會討論一些與水、浪相關的重要畫家,並仔細分析其作品及對畫壇的影響力。之後,我們將會討論到衝浪的源起、次文化,以及文化形態的全球化,並同時檢視藝術活動、感受、動力及哲學。最後,我們將透過本人的藝術創作,討論臺灣衝浪的誕生,並與一兩位可能對衝浪划水有點子的臺灣衝浪先驅對談。雖然許多資料搜集都來自台大或師大圖書館,但在海中練習衝浪技巧及記錄動作及感覺的過程,也是無價的寶貴經驗。從其他衝浪者的訪談中提供相關主題,也更進一步認識可能成為題材的衝浪者。 我的目標,在於對大海及與海共舞的衝浪者有更佳的了解,與創作由海浪哲學、動作及衝浪者精神啟發的藝術作品。我希望能從幾個看起來對立的角度,接近此項目的繪畫面。不斷重覆練習各種筆觸,直到創作形態的動作呈現自然順暢,有如中國書法中的一氣呵成,但我也在探索一些西方傳統構圖及寫實主義畫派技巧,建立自己獨特的畫風。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