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Pan, Hsuan-Lu"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情緒調節策略在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與心理健康間的關係:調節效果的檢證(2018) 潘宣露; Pan, Hsuan-Lu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與個體的心理症狀息息相關,為了解臨床和非臨床族群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過去研究指出,個體對於不同情緒調節策略的應用,有助於調整個體的心理健康適應情形。本研究旨在探討情緒調節策略對於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與負向心理健康間的關聯以及調節效果。研究方法以問卷調查法,針對北部大專院校之大學生進行施測,有效樣本為498人,受試者平均年齡為20.12歲(SD = 1.86),其中男性共168名(33.7%)、女性共330名(66.3%)。研究工具包含:「個人基本資料表」、「無法忍受不確定性量表短版」、「情緒調節問卷」、「行動與接納問卷」、「止觀注意覺察量表」、「憂鬱、焦慮及壓力量表簡版」。本研究結果發現如下所示: 一、大學生的「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與「憂鬱」、「焦慮」、「壓力」有顯著正相關;「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與「接納策略」及「正念策略」有顯著負相關;「再評估策略」、「接納策略」與「正念策略」與「憂鬱」、「焦慮」、「壓力」有顯著負相關,「壓抑策略」與「憂鬱」有顯著正相關。 二、控制背景變項後,四項情緒調節策略對於「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與「負向心理健康」的調節效果如下:「再評估策略」與「正念策略」兩項策略分別在「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與負向心理健康的「憂鬱」、「焦慮」或「壓力」之間具有調節效果;「壓抑策略」與「接納策略」兩項策略則對於「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與各項負向心理健康之間不具調節效果。當大學生使用「再評估策略」或「正念策略」的程度較高時,「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與「憂鬱」、「焦慮」或「壓力」間的正向關係較弱;當大學生使用「再評估策略」或「正念策略」的程度較低時,「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與「憂鬱」、「焦慮」或「壓力」間的正向關係較強。 本研究顯示再評估策略與正念策略可以作為非臨床之無法忍受不確定個體心理適應上的保護因子。依據上述結果提出研究討論,並針對諮商與輔導工作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