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Shih Wen Chen"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科學文本之級位分體論述與師生對其語意理解之研究(2007) 陳世文; Shih Wen Chen科學文本的功能不僅是說明概念的定義,同時也需要解釋概念之間的關係,而級位與分體就是兩種概念之間主要的語意關係,級位關係是指主類與次類間的類屬關係,分體關係則指整體與部分間的組成關係,為了體現級位與分體關係,科學文本會以不同的論述方式來描述,本文目的即在探討科學文本中描述級位分體關係的論述方式以及師生對級位分體論述的語意理解。本研究首先以STAR程式分析現行國中科學教科書物質組成與分類主題的內容,瞭解科學文本描述級位分體關係之論述方式。接著選取國中與高中學生各65與78位,以及科學教師7位,共150位師生作為研究對象,以「物質與原子」文本作為實驗文本,依其內容設計物質與原子語意論述問卷作為測驗工具,師生閱讀文本內容後填答問卷,最後以凱利方格技術(RGT)探討師生之語意理解及比較兩者之理解差異。 研究發現科學文本體現級位分體關係的論述方式相當多元。在語式方面,有解構、組合、確認、含攝、列舉、範疇以及符號等七種用於描述級位分體關係的語式類型,在詞彙層次方面,文本更可透過過程、關係元、修辭以及過程修辭等四種詞彙角色來描述,其中某些論述方式具有雙重語意關係的指涉性質,導致語意關係的體現較為模糊,這類論述稱為內隱論述,而「過程+修辭」的論述方式較能清楚體現語意關係,稱為外顯論述。 師生對於級位關係的理解較具共識,他們能夠明確地辨識出級位關係與分體關係的語意差異,同時也瞭解分體關係中具有混合分體的語意,但科學教師比國中學生更進一步分化出混合分體與鍵結分體,甚至是單一成分與多重成分的混合分體。此外,根據科學教師與學生對級位分體論述的語意理解,「是、一種」與「組成、構成」適合用於描述級位與分體關係,而「混合而成」與「化合成、結合成」適合用於描述混合分體與鍵結分體,同時也指出包含、含、有、分為、分成、一部分等論述方式所指涉的語意關係較為模糊,顯示它們並非體現級位分體關係理想的論述方式。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與建議,促使科學教師與教科書編者思考在科學教學或是文本編輯上如何使用不同論述來清楚表達概念之間的級位分體關係,以增進學生的語意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