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Shih-Ping Lee"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大學入學考試地理科試題知識向度與認知歷程向度分析
    (2009) 李詩萍; Shih-Ping Lee
    品質良好的試卷應重視:1.編製技巧、2.取材是否具有代表性、3.具有一定的難度與鑑別度、4.與教學目標是否相符合、5.評量學生各層次的認知能力。大學入學考試地理科試題於前三個項目已有大考中心及不少學者進行研究,而本研究則是聚焦在後兩項。首先,整理出課綱發展的原理原則,探討八四年高中地理科課程標準特色與內涵。接著搜集民國91-97年地理科指考與學測試題,逐年逐題進行主要概念分布的分析與探討,以了解大考試題與課程標準的符應程度,檢視其是否落實地理教學目標。其次,依據「布魯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修訂版」,將民國91-97年地理科指考與學測試題逐題分類,分析試題在「知識類型」與「認知歷程向度」的分布情形,檢視其是否能評量學生各層次的認知能力,為大學選才提供合理的評量架構。 根據以上研究步驟,本研究獲得結論如下: 一、大學入學考試民國91-97年地理科試題大致符合八四年高中地理課程標準,除了涵蓋課程標準的各主要概念,也反應了八四年課程標準對國際觀與環境關懷的強調。 二、學測與指考試題在「知識類型」上皆以「概念知識」為主,其中又以「Bb原則和通則化的知識」比例最高,呈現出地理教育強調概念知識的獲得。而「後設認知知識」的題目比例最低。 三、指考與學測試題在「認知歷程向度」上皆「了解」層次比例最高,其中又以「了解」中的「2.5推論」、「2.7解釋」比例最高。呈現出地理教育強調學生能確實了解各概念、原理原則知識,藉由推論、解釋因果等方式展現學習成果,因此「概念知識」多配合「了解」層次展現。「評鑑」只出現一題,許多高層次的細類(4.3歸因、5.1檢查、6.1產生、6.2規劃、6.3製作)則完全掛零。 四、指考在概念層次及試題組織上皆較學測深化、複雜化。 本研究建議未來大學入學考試地理科試題的命題宜朝提高層次、多元化與生活化邁進,並提供高層次認知向度試題示例作為命題參考。在後續研究上,則建議繼續運用布魯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來檢視及優化課綱及試題。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