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Tang, Ya-Chi"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主題性路跑參與者參與動機、涉入程度與滿意度之研究(2014) 湯雅琪; Tang, Ya-Chi路跑活動在臺灣興起,大型馬拉松路跑賽事持續增加外,主題性路跑也成為民眾愛好的路跑形式之一,顯示臺灣民眾對於身心健康及休閒概念日益重視。主題性結合高人氣的路跑賽事,使參與者有更多元的路跑賽事可以選擇並投入,而延伸出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透過瞭解主題性路跑參與者,來分析個體對主題性路跑的參與動機、主題性路跑結束之後對路跑的涉入程度與整體賽事的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方法:本研究透過問卷調查法的方式,來瞭解參與者的特性、動機、涉入程度及滿意度,並以「頂宵Yeah跑」、「超級英雄路跑」及「活屍路跑」的參與者為研究對象,總計發放問卷500份,剔除無效問卷後,有效問卷455份,回收率為91%。採用統計套裝軟體SPSS 18.0 進行分析,主要統計方法: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事後比較法、皮爾森積差相關及多元迴歸分析。本研究結果為:主題性路跑參與者為男性、年齡層以21-30歲、具有專科、大學教育程度、收入方面在20,000元以下、職業以學生居多;不同性別在社交因素上有顯著差異;不同年齡層與教育程度對好奇與學習觀光因素、健康與挑戰因素及文化休閒體驗因素有顯著差異;不同教育程度在涉入程度及滿意度各因素中有顯著差異;不同年齡層在涉入程度及滿意度中品質因素與身心因素有顯著差異;參與動機、涉入程度與滿意度之間呈現顯著正相關;參與動機中社交因素、健康與挑戰因素、文化休閒體驗因素與涉入程度各因素皆對滿意度有顯著預測能力。本研究建議主題性路跑主辦單位應加強參與者的社交因素及認知因 素,並改善服務品質以提升滿意度,加強工作人員的教育訓練。呈現主題時不失去路跑的核心價值,藉由主題性路跑的發展,讓更多參與者加入路跑運動,並延續主題性路跑的賽事承辦及達到全民運動的目的。Item 蘇文慶二胡協奏曲《燕子》之分析與詮釋(2017) 湯雅棋; Tang, Ya-Chi在眾多的二胡作品中,有許多作品會使用民間音樂素材來創作,使作品能夠保有傳統的風格。二胡協奏曲《燕子》是蘇文慶唯一創作的二胡樂曲,他擷取哈薩克民歌《燕子》的動機作為樂曲的核心,發展創作而成。這首樂曲至今尚未有人研究,而且是筆者大學時期演奏過,是一首旋律優美的樂曲,因此,引起筆者產生研究此曲之興趣。 本文之文獻分為三個面向來探討,分別為:作曲家及其作品相關創作背景之文獻、新疆哈薩克族音樂相關之文獻、《燕子》二胡協奏曲相關影音資料之回顧。由於此曲直接相關的資料較少,因此,筆者透過親身訪談來獲得第一手資料,從中整理出作曲家的音樂學習與創作歷程,再將此曲進行樂曲分析、樂曲詮釋之探討,並提出個人對此曲詮釋上之見解,以完成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蘇文慶二胡協奏曲《燕子》於1998年受臺北市立國樂團委託創作,在創作的當下,他正好移居至美國與妻子分隔兩地,故將對妻子的思念轉化成這首樂曲。由於此曲是運用哈薩克民歌大家耳熟能詳的音樂素材,並充分發揮二胡演奏歌唱性旋律之優勢,因此,樂曲格外令人熟悉與感動。相較現代以技巧為主的作品,這首樂曲更能夠引起大眾的共鳴。筆者期盼作曲家在創作二胡樂曲時,除了追求炫技手法外,同時也要能兼顧樂器自身的特質充分發揮,才能創作出更多膾炙人口的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