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Tey Siang Hua"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大學自我傷害個案合作輔導之研究
    (2006) 趙祥和; Tey Siang Hua
    大學自我傷害個案合作輔導之研究 中文摘要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大學校園中自我傷害個案的合作輔導內涵,故本研究之主要問題為大學如何對自傷個案進行合作輔導?合作輔導人員的合作關係為何?合作輔導中,輔導教師的角色認知與角色調整為何?以及大學校園中的環境/文化對自傷個案合作輔導的影響因素為何?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中之社會建構取向的研究方法,以半結構的深度訪談方式蒐集資料,並使用紮根理論的資料分析原則進行資料分析。本研究自民國93年11月至94年12月間選取四所具有合作輔導自傷個案經驗之研究型公私立大學進行研究,共計有37研究參與者接受訪談,研究參與者包含輔導教師17位,實習輔導教師2位,教官6位,導師5位,助教1位,行政人員2位,主管4位,共計訪談43次。本研究首先以一首大學做為前導性研究,經訪談蒐集資料及分析之後,研究者已熟稔訪談及分析方式,方進行正式研究程序。本研究依據紮根理論的分析原則進逐字謄稿及編碼的資料分析程序,所獲得的結果分別為四所大學之分析結果摘述、自傷個案的合作輔導流程、大學校園自傷個案合作輔導之關鍵要素、以及輔導教師的個案合作輔導認知架構。其中大學校園自傷個案合作輔導之六個重要面向為本研究最主要的發現,分別為: 重要面向一「多元化的問題與轉介」:自傷個案的問題共分兩個部分,一部份是個案自己本身帶來的問題,包括情緒問題、感情與人際衝突、人格問題、精神官能症等問題,另一部份是介入處理所衍生的問題,包括反覆行為、抗拒行為、分化行為、投機行為。 重要面向二「互補式的合作與分工」:自傷個案的合作輔導中,包含輔導中心內與單位間的合作分工。輔導中心的合作人員包括主任、專兼任輔導教師、實習輔導教師及行政人員;合作的方式多透過個案會議、私下隨時討論、回報訊息及督導討論;其角色任務則包含統籌者角色、個管角色、諮商角色、督導角色、教育與諮詢角色、情感支持角色、以及行政支援角色。單位間的合作人員包括學務長、系所導師、助教、同學、教官及相關行政人員,其合作由輔導中心主導,其他人員配合輔助,合作的方式多採個案會議,以及由輔導中心和各單位工作人員的討論;單位間的角色任務則包含統等決策、心理專業、日常關懷、課業處理、危機處理及同儕輔導。 重要面向三「角色認知與落差」:一為合作輔導人員對輔導教師角色的認知與落差,包括合作輔導人員對輔導專業的不了解與誤解、輔導教師的專業形象受到質疑、專業造成的束縛、輔導教師工作角色的認知落差、以及輔導教師的多重角色困境;另一為輔導教師對其他合作輔導人的角色認知與落差,包括主管、教官、導師、行政人員及同學等角色認知落差,其中對主管的角色認知與落差包括領導風格、行事風格、協調與決策能力、輔導專業能力及承擔責任的能力等認知上的落差,對教官角色的認知與落差則包括角色定位不清楚、危機處理的角色認知落差及對個案掌控性的認知落差,對導師的角色認知與落差包括自負主觀、具權力地位、導師無法兼顧學術與輔導角色、輔導專業能力不足、及家長式的關懷學生,對行政人員的角色認知與落差在於工作角色的混淆,對同學角色的認知與落差則包括無法負苛的角色任務、追蹤與回報的認知落差等。 重要面向四「合作關係與挑戰」:單位內(輔導中心)不協調的關係有二,一為輔導教師彼此之間的不協調,包含競爭與對立、輔導教師的專業障礙、不良的溝通模式、以及輔導教師彼此之間會以分工逃避責任;二為輔導教師與主管不協調的合作關係,包含對個案專業與非專業處理觀點的差異、主管不了解輔導教師的需求、主管要求回報的方式、以及主管負太多責任。單位內的協調關係則包含兩部份,一為輔導教師形成合作團隊,會相互支持、具有交情、信任與默契等,二為主管能夠領導與協調,承擔責任,支持屬下。單位間的不協調關係包括輔導教師與教官、導師、學務長及行政人員的不協調關係,其不協調包含對保密限制的不滿、工作的消極態度、責任歸屬、對輔導專業的不信任、不了解與不滿意、不合宜的指示與不良的溝通等;單位間的協調關係包含輔導教師的帶動、及輔導教師與教官、學務長、導師和同學協調的合作關係,其中輔導教師的帶動是提供清楚具體的評估、投入與分工、聯合與流動,而輔導教師與教官的協調包含雙方具有默契及教官主動配合,與學務長的協調關係包含學務長支持輔導工作及整合資源,與導師協調的合作關係包含導師主動投入、導師信任與了解輔導教師的專業,與同學協調的合作關係包含同學主動與意願、同學的特質與能力。 重要面向五「輔導教師的角色調整」:一為自我調整包含情緒調整、自省與察覺個人議題,二為專業角色調整包含調整專業與實務的落差、及調整專業表現與形象;三為工作角色的調整包含兼顧專業與行政、和導師建立真實的關係,調整面對權威的態度,以及溝通技態度與技巧。 重要面向六「環境/文化」:包括華人社會取向文化、校園風氣及學校的次文化。華人社會取向文化包含順服權威、家人式的情感、重視人情與關係;校園風氣則包含校園文化與教育理念及重視導師工作;學校次文化包含行政文化、教授文化、諮商文化、教官文化及學生文化 本研究亦根據上述結果,對大學輔導實務工作、大學輔導教師的培訓、以及未來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短期社區諮商介入災難救援場域之初探性研究:以八八水災的心理復健工作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4-06-??) 趙祥和; Tey Siang Hua
    本研究旨在探討社區諮商介入災難救援時之服務內涵、策略、團隊合作之挑戰即面臨之文化議題,研究者採取Lofland、snow、Andrson與Lofland(2006)所提出的社會情境分析之參與式觀察和質性分析法,於2099年8月11日至8月23日帶領7位受訓諮商師進入南部某災區救援醫療單位及收容中心提供心理復健工作,以參與式觀察、心理復健服務紀錄、督導討論及焦點訪談等方式蒐集資料,並進行質性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在災難初期以社區諮商的介入方式提供心理復健服務時,其服務隨著災民群文化、不同專業文化及場域的不同而變化,衍伸出不同服務內涵與策略。其中,災區之社區諮商策略與內涵共有六大主題:「外在事物與內在心理服務之銜接」、「由被動到主動服務之心理轉化」、「文化多元與策略多樣之映襯」、「專業態度依循文化脈絡之調整」、「災難經驗的共構與轉化」、「多變情境與制式專業之磨合」;團隊合作的挑戰與因應則展現五大主題:「醫療模式與整體服務模式之辯證」、「專業文化差異之消融」、「制式化與學習性服務之轉化」、「組織階層化與權力因應」、「以災民利益優先因應競合生態」。最後,研究者針對社區諮商因應災難救援場域的特殊性與複雜的文化因素,對其所使用之介入方法的變化調整、合作議題與專業方法等相關議題進行討論。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