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Tsai, Tsung-Yu"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不合時宜的戰鬥姿態—蔡宗祐創作論述
    (2020) 蔡宗祐; Tsai, Tsung-Yu
    我們自然而然地拿起筆來畫畫,理所當然地以繪畫來從事藝術創作。不過,在藝術世界中,我們卻要面對「要畫什麼?」、「如何去畫?」以及「為什麼要用繪畫?」的創作問題。這樣的創作問題並非只是個人的創作瓶頸問題,也是藝術世界許多人努力思考的問題。 一直以來,我要做的是,把自己的姿態放到作品裡。雖然創作是一個個人行為,尤其是以繪畫來說,它的開始與結束都是在工作室中完成。不過,對我來說,與繪畫的戰鬥並不只是在工作室內,也在工作室外;要面對的不只是當下的感覺,還要逃離許多堆積在畫布上、在腦袋中的舊資料,希望能夠在當下看到屬於未來的某片風景。你會發現,要找到自己的繪畫,是那樣的困難。 本論文它是從我的創作經驗出發,是一本著重在創作的論文,以作品為出發的藝術問題思考,它只能是很主觀地透過我的作品去碰觸到可以討論的作品問題及藝術問題。不只是思考繪畫問題,也思考水墨問題,並且關於作品的表現語法、照片的使用及關於繪畫的物質與平面性的討論提出個人的經驗看法。本論文並非是要替自己的創作背書,只能是很誠懇的經驗分享,期望書寫能涉及到作品、藝術及創作者三個部分的內在及外在問題。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基於低功耗藍芽實現強健型室內定位
    (2019) 蔡宗佑; Tsai, Tsung-Yu
    本論文主要針對低功耗藍芽(Bluetooth Low Energy, BLE)室內定位演算法做改良,以降低誤差對室內定位結果的影響及增加準確率。本論文首先以BLE裝置佈置一無線網路環境,透過訊號強度的採集,進行演算法的計算,進而求出待測物的定位點。為改善不穩定的訊號強度對計算定位點造成的擾動,本論文採用模糊邏輯的概念,降低不穩定訊號對定位演算法的影響,並藉由近鄰傳播聚類演算法進行資料分群,計算出在模糊系統中的模糊集合,最後透過路徑圖表法由前一時刻的定位點來輔助演算法的計算,以增加定位的準確率。演算法主要分為離線與在線兩階段,離線階段係透過收集大量的資料,經過分群演算法後得到不同的群集,進而用來建置模糊規則庫;在線階段為接收即時的資料,透過模糊推論以及路徑圖表法估測出定位點。最後,本論文將對所提出的演算法進行不同情境下的實驗,並對這些實驗結果做分析。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電動載具汰役電池之性能分析與變動負載驗證
    (2020) 蔡宗佑; Tsai, Tsung-Yu
    本文採用汰役電池單體之篩選、不同壽命之下電池模塊放電特性、ECE-40與混合動力脈衝能力特性(Hybrid Pulse Power Characteristic,HPPC)等混合運用,以及ECE-40工況實測各群電池模塊;藉由電池單體測試、電池模塊測試,方能提出如何校正電量狀態( State Of Charge,SOC)與重新判斷健康狀態(State Of Health,SOH)等方法。本文探討30Ah、40Ah及50Ah等3組電池模塊,由模擬混合動態測試方法得知,電池模塊充飽電狀態下,即時瞬間等效直流內阻抗為30Ah:0.2694Ω,40Ah:0.1474Ω,50Ah:0.0904Ω,明顯可看出相互差異性,可由此方法來判斷SOH;SOC依然使用庫倫積分法來計算電量,但另外還參考不同壽命、電量之等效直流內阻抗,來準確校正SOC,校正方式可於電動機車重新起動狀態下,再度判斷電池模塊殘餘電量。由混合動態測試之等效直流內阻抗與驗證實際工況之等效直流內阻抗相互對應,顯然有相同趨勢;此時也可依放電電流來評估剩餘里程數,分別為30Ah電池模塊實際可放電電量約為8.84Ah、可行駛總公里數約20.17km;40Ah電池模塊實際可放電電量約為19.19Ah、可行駛總公里數約45.46km;50Ah電池模塊實際可放電電量約為40.86Ah、可行駛總公里數約96.78km。未來電池回收廠、車廠等公司可參考使用本文測試方法來確保再次轉用汰役電池之可靠度。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