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Tsao, Wen-Hui"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人為活動對淡水河流域溶解氮濃度空間變異之影響
    (2018) 曹文蕙; Tsao, Wen-Hui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發布的政策重點中敘述了水體污染的氮排放到水體的量從2000年到2050年將增加35%-46%。臺灣河川的單位面積溶解無機氮輸出居世界之冠,且主要受到人口密度的影響,但較少針對其污染來源之研究。本研究先以基隆河為例,在2017年10月24日至2018年3月27日間,于基隆地區設置36個測站,每月量測電導度及凱氏氮,探究河川流經都市對水質的影響;再以2009年7月于淡水河全流域所採集之水樣,分析其硝酸鹽之氮氧同位素之空間變異,探究河水中之污染來源。相關研究成果將可提供環境政策制訂時的參考,進一步對河川氮排放量的減少有所貢獻。 結果發現基隆地區的水質項目中電導度與森林有高度負相關,卻與建築、公共遊憩等土地利用有正相關的趨勢,顯示水中離子濃度變化受到人為活動程度之影響;而在凱氏氮則與人口密度、建築、其他類土地利用在spearman等級相關係數中有相對高的相關性,基隆地區水質的空間變異無明顯趨勢,推測受到污水接管程度之影響,暗示污水接管對改善水質之影響,氮排放量計算結果發現,基隆地區以大武崙、深澳坑溪的單位面積排放量最高。淡水河流域硝酸鹽的氮氧同位素分析結果發現,河水中的硝酸鹽其可能來源主要來自於尿素氮肥、土壤氮及糞便或污水管線三種端源,當集水區人口密度高於50人/平方公里,水質有受到糞便或污水管線來源之影響,反之則主要來自於尿素氮肥或土壤氮,此結果可做為未來環境管理的參考依據。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