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Wang, Chi-Lun"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曾鞏記體散文研究(2021) 楊盈姍; Yang, Ying-Shan本論文以三十九篇曾鞏記體散文作品為研究對象,探究其文學價值,從作品內容開展,再細究文章形式,最後分析歷代對曾鞏散文和其記體作品之評價與影響。全文凡分七章,將詳細論述之。第一章說明論文研究動機、目的、方法,與回顧目前研究現況,並釐清曾鞏記體散文分類界線,確定研究範圍。第二章追溯記體文發展源流,建立對文體基礎認識,並依據歷史慣性探討前朝唐代與宋代記體文之間聯繫,聚焦在本論文討論對象曾鞏有關之連結,瞭解文體發展與創作關聯性。第三章先查考曾鞏之時代背景、家世交遊,窺探對文學創作影響,再從治學淵源、出仕任官、文學主張三個面向,探究曾鞏記體散文之思想與根柢觀點。第四章依書寫主體類分三十九篇曾鞏記體散文,臚列各小節剖析各類型曾鞏記體散文之內容表現。第五章以結構章法、用字修辭、風格三個面向,剖析曾鞏記體散文之寫作藝術,方能洞悉曾鞏記體散文特色所在。第六章探究宋至清各代對曾鞏文學與其記體作品之評價,瞭解歷代對作者和作品之接受情況,以及影響後世與學習效仿情形。第七章將本論文研究成果作一整體性的總結。Item 范仲淹〈岳陽樓記〉研究(2021) 謝沛蓁; Hsieh, Pei-Chen范仲淹在政治、軍事建功立業,在學術文章也影響宋學興盛,其文章以傳道輔政為目的,還能落實在人事,諸如義莊的興設、慶曆新政的主張等。其〈岳陽樓記〉更是立意深遠、寫景生動、抒情真切而聞名天下,無論是上承儒家以民為本的襟懷,向下深化士大夫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閱讀此文,可感受古仁人的胸懷氣度;同時,以文學藝術鑑賞的角度欣賞,〈岳陽樓記〉結構嚴密,善於用物象表達心象,使情感蘊於景色之中;也是現今生命教育,自省面對挫折可以學習的人生哲學,為古今兩岸三地莘莘學子必讀的教材。本研究考察范仲淹作記的歷史背景,針對文本內容和形式進行分析,試圖拓展文本鑑賞的深度與果度。 在范仲淹〈岳陽樓記〉的學術研究探討的成果上,進一步討論在國語文教學現場的運用,拓展教師文本教學的專業知識,並思考如何配合108課綱「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目標,以學生為主體,學習文本細讀的技能,培養作者、文本與讀者的三方面互相對話,使學生更貼近文本,更能同感和運用在自身生活情境中。Item 蘇軾密州時期詩詞研究(2022) 楊雅雯; Yang, Ya-Wen熙寧七年(1074)十二月三日,蘇軾赴密州上任,至熙寧九年(1076)十二月,罷密州,移知河中府,東坡在密州大約有兩年一個月的時間。蘇軾知密州時,共作一百二十二首詩及二十三闋詞,內容、寫作技巧與藝術風格等,皆有一定的成就。本論文以蘇軾知密州時期的詩、詞作品為研究範圍,透過文本及文獻資料,勾勒東坡知密州時期的生命情趣、人生態度及哲理思想,並剖析密州之於東坡的獨特性及文學作品的價值與地位。密州詩的內容相當豐富,包括寄贈與唱和、紀行寫景與誌事感懷等。在密州詩中可見蘇軾善於用典,經史子集皆可入詩之寫作技巧。東坡以文為詩,運用鋪敘的手法,在詩中加入議論,寓含哲理與批判。而密州詩之風格兼有豪放曠達與自然暢達。密州詞則承接著杭州詞的基礎,擴大詞境與內容,突破「詞為艷科」的藩籬。創作出不同於清麗婉約的豪放詞風,樹立自是一家的旗幟。蘇軾此一改制,在東坡樂府中,亦扮演著重要的地位,也影響後來的徐州詞與黃州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