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Wang, Yi-Ning"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董榕森之高胡作品研究—以《一葉蘭》與《七夕吟》為例
    (2024) 王一甯; Wang, Yi-Ning
    董榕森是一位重要的國樂作曲家,也是臺灣國樂教育開疆闢土的先鋒。1949年他投筆從戎考取了海軍軍士學校,並在1956年時進入政戰學校音樂系進行訓練,開始投入創作。1962年寫下生平的代表性作品之一,高胡獨奏曲《一葉蘭》。兩年後(1964年)因病而奉准退伍,此後致力國樂發展。筆者於國小參加國樂團時便已接觸到董榕森的二胡作品,而在多年後進入臺灣藝術大學國樂系就讀。實際擔任二胡教師後有更多機會接觸到創科主任的胡琴作品與教材。戒嚴時期的社會情形對於國樂作曲家與演奏者有何影響?為何國內的胡琴考級檢定與賽事多年來都選擇了董榕森的作品作為指定曲?他的胡琴作品具有什麼樣的重要性與代表性?甚至是他的作品對於國樂的教育產生什麼樣的深遠影響?這些都引發著筆者的好奇心。本文之研究透過研究臺灣在戒嚴與解嚴的時空背景對於音樂的影響,且聚焦於早期國樂曲荒以及至今的臺灣國樂發展,並選擇了兩首董榕森的高胡作品《一葉蘭》與《七夕吟》來進行樂曲結構分析與詮釋。希冀透過此次研究能使國樂發展的脈絡與作品的連結,進而更加精準詮釋出樂曲。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