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Wu, Pin-ru"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小說家譯者——村上春樹的譯作與小說創作關聯之探究
    (2016) 吳品儒; Wu, Pin-ru
    本研究探討村上春樹是否意圖藉由翻譯「自己有興趣的作品」當作創作前的練習。為比對他的創作與譯作之關聯與交互作用,本研究將其著作分為譯作與創作兩類型,接著按照時間順序,試圖比較同時期創作與譯作的主題相似度高低,並以伊文佐哈(Itamar Even-Zohar)的多元系統理論(Polysystem Theory)解釋村上「譯作—創作循環」的形成背景。本研究發現,早在村上春樹還未開始寫作前,已開始翻譯中意的文學作品作為消遣。創作第一篇小說《聽風的歌》時,他先以英文創作,再自譯回日文,藉此發展出屬於自己風格、且為其都市性文學所必需的翻譯腔文體。村上創作初期,因出自喜愛,大量翻譯瑞蒙•卡佛的作品,藉此學習如何創作短篇小說,因此承襲了卡佛作品中的特色,翻譯卡佛是村上創作短篇的巔峰時期。村上翻譯其他作家的作品,亦為了自己的小說做準備,例如翻譯歐布萊恩的小說,練習戰爭敘事,此技巧在《發條鳥年代記》三部曲發揮極大的作用。村上的透過翻譯學習創作,其小說家身分又能為其譯文風格背書。村上翻譯策略和一般譯者十分不同,尤其是語序調動、片假名、故事角色人稱。他的譯文趨近直譯,結構貼近原文,時常使用片假名音譯。村上為了選擇適當第一人稱,會想像角色的內心世界。以上種種異於常規的翻譯,皆可用他所謂的「小說家身分」解釋。正因他為知名小說家,他的譯作才為讀者所接受,此現象合乎多元系統理論中的翻譯文學所處位置之討論。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