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Wu, Wan-Ting"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國中專任輔導教師焦點解決學派訓練成效之研究(2016) 吳宛亭; Wu, Wan-Ting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專任輔導教師焦點解決學派訓練方案對於國中專任輔導教師的助益,了解在接受為期八天的SFBT訓練後,受訓者是否滿意訓練方案、是否能夠有效協助其需要及其建議,以做為未來國中專任輔導教師訓練課程之方向與建議。研究對象為27位新北市以及12位桃園市、4位新竹縣市、9位苗栗縣公私立國中之專任輔導教師,將之分成新北組與桃竹苗組分別進行訓練課程。本訓練方案為八日共48小時的訓練課程,內容分為兩個階段:(1)SFBT基本初階訓練:介紹SFBT哲學與精神、晤談架構、代表性技巧等;(2)SFBT專題進階訓練:介紹如何應用SFBT於專任輔導教師之二三級預防工作,包含校園危機處理、非自願個案輔導、同儕團體支持及個案研討會議、親師諮詢與班級介入。 本研究主要以焦點團體訪談為蒐集資料方法,於課前、課後與課後一個月分別進行一次2小時的團體訪談,並輔以問卷調查,瞭解各單元以及整體課程之滿意度狀況。而研究分析方式,訪談資料以典型質化分析方法,量化部分以描述統計,綜合瞭解本訓練方案之成效。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參與訓練方案之受訓需求,包含參與訓練方案之期待與國中專任輔導教師目前所遇之困難與挑戰。於參與訓練方案之期待:(1)於SFBT理論層面之期待:「對SFBT充滿好奇,期待進一步瞭解與學習」、「期待學習SFBT具體技術及其應用方式」與「期待發展適合之諮商學派」;(2)於學校輔導工作層面之期待:「因學校輔導工作所需,對SFBT之價值產生認同與欣賞,期待深入了解」、「期待能將SFBT實踐於輔導工作中」、「期待獲得之後續效益」、「期待專業角色的重新定位與被看見」與「期待能量與自信的提升,避免職業倦怠」;(3)於個人領域層面之期待:「期待將SFBT運用在生活中,影響真實人生」。於國中專任輔導教師目前所遇之困難與挑戰:(1)角色任務與工作內容之挑戰;(2)角色定位模糊與不被看見;(3)專業知能不足;(4)工作壓力過大;(5)資源匱乏;(6)輔導工作系統合作有許多阻礙;(7)各校學校文化差異,以致輔導工作運行有不同困境。 二、焦點解決訓練方案課程之滿意度:質化結果與量化結果皆顯示受訓者滿意本訓練方案,進一步瞭解受訓者對訓練課程的滿意原因,發現共有五大因素:(1)講師因素;(2)課程內容因素;(3)授課方式因素;(4)同儕因素;以及(5)時間規劃因素。 三、受訓者於課後焦點團體訪談之主觀受訓成效:(1)於SFBT理論層面之成效:「SFBT精神與哲學觀之學習」、「建立平等對話地位的合作關係」、「學習SFBT各式問話技巧與細膩語言之應用」與「發展適合之諮商學派」;(2)於學校輔導工作層面之成效:「SFBT在輔導工作上的實踐」、「後續產生效益及促使工作伙伴的正向改變,提升輔導效能」、「角色認同提升與逐漸受到肯定」與「增加自身賦能感,提升自我效能」;(3)於個人領域層面之成效:「SFBT正向思維滲透生活,人際互動產生改變」。 四、受訓者於追蹤焦點團體訪談之主觀受訓成效:(1)於SFBT理論層面之成效:「SFBT精神與哲學觀之學習」、「學習SFBT各式問話技巧與細膩語言之應用」與「發展適合之諮商學派」;(2)於學校輔導工作層面之成效:「SFBT在輔導工作上的實踐」、「後續產生效益及促使工作伙伴的正向改變,提升輔導效能」、「角色認同提升與逐漸受到肯定」與「增加自身賦能感,提升自我效能」;(3)於個人領域層面之成效:「SFBT正向思維滲透生活,人際互動產生改變」。 五、訓練方案建議:於課後以及追蹤團體訪談瞭解受訓者對於本方案訓練之建議,結果分為五大類:(1)時間規劃的建議;(2)授課形式的建議;(3)課程內容的建議;(4)延續課程的建議,與(5)受訓人員的建議。 研究討論首先針對新北組與桃竹苗組受訓成效之差異進行研討,再將課後與追蹤焦點團體訪談成效進行比對與討論。最後討論影響SFBT訓練方案學習之有利與非有利因素,以及訓練方案之成效結果,結合文獻對話,進行綜合討論。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與討論,對未來國中專任輔導教師之SFBT訓練方案之規劃、國中專任輔導教師與未來研究提出建議。Item 重複朗讀練習對於臺灣國中生文法學習之影響研究(2018) 吳菀婷; Wu, Wan-Ting過去數十年來,臺灣英語教學課堂上文法教學始終扮演核心的角色。然而,當檢視學生在相關成就測驗上的表現時,卻發現使用傳統、明示教學的文法翻譯法似乎對提升文法的效果有限;因此近年來,漸漸有使用所謂的「隱性教學法」(即聚焦於其他能力面向的間接文法教學法)來加強學習者文法習得的趨勢。本研究旨在檢視重複朗讀練習間接提升文法學習之效果,同時並探究此方法對於不同英語學習成就者之成效。研究參與者共包含52位北台灣的國中學生,其中26人被隨機分派為實驗組接受朗讀練習,另外26人則是接受傳統紙筆練習的對照組。研究數據包含文法觀念的前測、後測以及課文朗讀流暢度的隨堂測驗,並以T檢定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比起傳統紙筆練習,重複朗讀練習更能幫助參與者,尤其是低學習成就學生,有效習得文法規則;可能原因為參與者對於句法分析與音韻的熟識,以及課堂投入程度的提升。冀望本研究能激發並鼓勵本地英語教師嘗試以其他教學法來增進學生文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