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Yasui Daisuke"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1930年代前後在臺日本媒體人之媒體策略-以宮川次郎與《台灣實業界》雜誌為中心
    (2017) 安井大輔; Yasui Daisuke
    (摘要)   宮川次郎(1887年-不明),出生於福島,是日治時期臺灣知名的媒體人,1907年來臺,長期居留臺灣,參與各種媒體活動,創辦許多種雜誌。他與臺灣總督府的關係密切,但也會在自己的雜誌中批判總督府政策;與日、臺籍民間人士也有密切的往來。本論文以宮川次郎及其創辦的《臺灣實業界》雜誌為中心,探討1930年代在臺日本媒體人的媒體策略,結論如下。 第一,從宮川次郎這樣一個界於官、民之間的媒體人可以看到的歷史面貌。日治時期在臺灣的民間日本人,未必能等同於「統治者」,他們生活在臺灣總督府多方干涉以及臺灣人實業界的強力競爭之中,不一定能享有統治者的優勢。 第二,《臺灣實業界》這樣的媒體在殖民地社會的角色。它所處的政治環境、媒體環境,使它不得不打出自己的媒體策略,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就是向日本母國發聲。一方面直接在日本本國設置通信社,另一方面,在臺灣發行的《臺灣實業界》中,許多內容也是在向母國人士發聲,例如批評矢內原忠雄的文章,很明顯地是為了內地讀者而寫的。它也很敏銳地遊走於臺灣總督府的管制政策之下,不直接對抗總督府的媒體政策,而得以長時期存在於殖民地臺灣。 第三,作為媒體的《臺灣實業界》,其媒體策略的特色。傳統的媒體觀,就是將媒體視為教育、指導社會、傳達訊息的角色,《臺灣實業界》自然也扮演這樣的角色。然而,同時,媒體也正是社會輿論形成的場域。宮川次郎很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致力於建構《臺灣實業界》的「公共性」。因此,他主辦很多座談會,透過座談會建立起與官方的溝通渠道,同時也建立起與日、臺有力人士的人脈,利用座談會公開、公共的特性,透過刊載座談會的內容,來展現自己媒體的公共性。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