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Yen, Li"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論老子的修養思想及政治思想
    (2019) 燕麗; Yen, Li
    崇尚自然,主反璞歸真的老子,乃舉世聞名之真睿智者,不僅教吾人表現柔弱、愚魯,更教人無為、無我、居下、謙退、清虛,返回自然。老子思想不但擴大人類文化之廣度,更增強人類文化之深度,對人類而言,是一劑化解今日危機之良丹妙方。 老子的思想旨趣,著重反省現實人生的困頓,其精神讓吾人在困頓危厄中得到心靈的淨化,並提振生命的活力;在禮教淪為教條而瀕臨崩潰之時,提供調養生息展現曙光之生機。老子主張「歸真返樸」,「致虛守靜」,棄造作而順任自然。 《老子》一書雖僅五千言,然博大精深,本論僅針對「老子的修養思想及政治思想」如何以「道」修身,以「道」治政,於「道」中綰合修身、治政之關係,作深層的探討與剖析,希藉此一窺老子的思想精髓。 本論第二章採「系統研究」法,期對老子哲學之「基源」作一深入瞭解。 第二章老子修養政治思想之理論基礎-「道」的特性與落實:「道寄寓虛無,生成萬物」、「道出自然,柔靜幽深」、「道成就萬物,不居其功」、「道的落實」。 「道」與修養思想:「知足知止,不露鋒芒」、「慎重戒惕,致虛守靜」、「守道為貴,惟道是從」、「不自是,不自伐」、「知雄守雌,不為天下先」、「深明大道者,大智若愚」、「至柔入無間,知危避凶險」。 「道」與政治思想:「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清靜為天下正,萬民嚮往」、「以道蒞天下,治大國若烹小鮮」、「論兵以慈、儉、不敢先為三寶」、「治國不以威刑」。 第三、四、五章均採「解析、歸納、演繹」法,直扣「原典」,以明老子「心繫百姓」之基本關懷及老子「政治哲學」思想之重心。 第三章老子的修養思想-終極目標:「虛、靜、柔、素樸」。修養的原則:「儉」。修養的方法:「減」-「損之又損」、「減去多餘的部分」、「恢復嬰兒的狀態」、「堵塞欲望之門」、「和光同塵」。 第四章老子的政治思想-終極目標:「太上,不知有之」、「輔萬物自然,不敢為」。理想君主:「與道合一的聖人」、「聖人無名」。為政之道:「虛心實腹」、「不見可欲」。理想國度:「小國寡民」。 第五章修養思想政治思想的關係-立基於同一基礎:「道即是無,無即是道」、「無蘊藏無限之有」、「以無的概念修身治國」。道德上「聖人」同時為政治上「聖君」:「謙卑處下」、「功成不居」。 總結《老子》一書,不僅適用個人,如「致虛守靜」、「柔弱勝剛強」、「知足常足」等哲理;更適用於治國如「絕聖棄智」、「以正治國」、「聖人為腹不為目」等方針。在位者必須以「清靜無為」之道來治理國家,亦即統治者需具備聖人-「去甚,去奢,去泰」之素養,去除私慾,謙卑自牧,不以自我為中心,才能使百姓得到安樂。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