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Zeng, Mao-Ren"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以學習進程發展認識實踐取向的建模本位教學:八年級化學反應學習主題為例
    (2024) 曾茂仁; Zeng, Mao-Ren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探討建模本位探究教學於化學電池的學習成效與建模能力
    (2016) 曾茂仁; Zeng, Mao-Ren
    學生學習科學方式即是建立模型的過程,並且在學習過程中,不斷修正與精緻化此模型使其能逐漸與科學模型相似,因此,在科學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建模能力是重要且必須的目標。本研究所使用的建構模型的過程包含八個步驟:模型選擇、模型建立、模型效化、模型分析、模型應用、模型調度、模型修正與模型重建(邱美虹,2014;Jong, Chiu,& Chung, 2015),在此過程中,每個歷程所應具備的能力即為建模能力。 本研究根據課程內容可分成:研究一:化學電池的成分與關係;研究二:化學電池的交互作用,針對學生之科學概念、建模能力與心智模式分別進行討論。本研究的研究工具改編自邱美虹(2015)科技部計畫,由一位具有科教背景的高中化學教師,與兩位資深國中教師建立專家效度,且試卷信度為 0.76與0.79。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研究一:以51位臺北市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分成建模文本教學組(N=24)與一般文本教學組(N=27);研究二:以研究一之建模文本組為研究對象,分成建模本位探究(N=12)與一般探究教學組(N=12)。資料收集包含課程之前、後化學電池測驗以及學生晤談資料。 研究結果顯示,研究一:在化學電池的總分、成分、關係與系統此四項分類中,建模文本教學組的學習成效較一般文本教學組高;另一方面,學生建模能力的表現上,建模文本教學組,於選擇、建立、效化與應用中皆較一般文本教學組的建模能力階層高。研究二:在化學電池的總分與系統分類中,建模本位探究組的學習成效較一般探究教學組高;另一方面,學生建模能力的表現上,建模本位探究組,於建立、效化與平均建模能力皆較一般文本探究組的建模能力表現好。綜合以上研究結果可知,建模本位探究教學有助於學生在科學概念、建模能力與心智模式的學習與改變。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