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育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93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2018年「東亞文化史研究」課程日本大學移地教學紀要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19-12-??) 沈育瑭; 許荔婷; 黃寶雯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師大)「東亞文化史研究」課程之學生,在臺師大周東怡教授的帶領下,於2018 年寒假期間,前往日本東京移地教學,與日本大學(日大)通信教育部師生交流,進行為期四日的教學活動。課程從17世紀的東亞世界開始,到19世紀末日本對臺灣人才的培育,再到20世紀初期的中日文化交流,一系列的課程讓兩校學生皆收獲許多。除了課程外,與日大學生的國際交流,亦是此次移地教學的重點。臺師大學生們在交流過程中,體驗到各式文化差異與衝擊。經歷課程與交流後,同學們也省思現今的日本與臺灣歷史教育,從這當中思考歷史的本質與應用。
  • Item
    臺灣與日本的中學歷史教科書之比較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09-06-??) 甘懷真
    本文主旨是探討日本現行的中學歷史教科書的內容及編審制度,並與台灣作比較,希望有助於我們進一步反省目前台灣的中學歷史教科書的優缺點。本文介紹了戰後日本中學歷史教科書的課綱形成的歷史背景,主要說明日本史學界的主流由左派史學與日本右派政府間的衝突,如慰安婦的例子。本文也介紹其審查制度,重點在分析日本與台灣的不同。相對於台灣的「九年一貫」,日本的歷史教育重在中學的「中高一貫」教育。本文也分析了日本的教育制度中如何作歷史課程的銜接。再者,就課程內容方面,本文也評析了日本與台灣的教科書內容如因應民族主義的動力與世界史的要求。最後,本文也對台灣的歷史教科書的相關制度提出若干建議。如重新建置政府的教科書審查制度;加強教科書出版社的職能;堅持一綱多本,但進行改良;重新思考歷史教育的各階段銜接問題。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本文的比較或許可以作為反省之資。
  • Item
    臺灣與日本的中學歷史教科書之比較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09-06-??) 甘懷真
    本文主旨是探討日本現行的中學歷史教科書的內容及編審制度,並與台灣作比較,希望有助於我們進一步反省目前台灣的中學歷史教科書的優缺點。本文介紹了戰後日本中學歷史教科書的課綱形成的歷史背景,主要說明日本史學界的主流由左派史學與日本右派政府間的衝突,如慰安婦的例子。本文也介紹其審查制度,重點在分析日本與台灣的不同。相對於台灣的「九年一貫」,日本的歷史教育重在中學的「中高一貫」教育。本文也分析了日本的教育制度中如何作歷史課程的銜接。再者,就課程內容方面,本文也評析了日本與台灣的教科書內容如因應民族主義的動力與世界史的要求。最後,本文也對台灣的歷史教科書的相關制度提出若干建議。如重新建置政府的教科書審查制度;加強教科書出版社的職能;堅持一綱多本,但進行改良;重新思考歷史教育的各階段銜接問題。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本文的比較或許可以作為反省之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