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9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大學圖書館個人化服務之隱私權問題探討(2007) 陳淑娟; Shu Chuan Chen論文名稱:大學圖書館個人化服務之隱私權問題探討 研究生:陳淑娟 指導教授:謝建成博士 中文摘要 美國圖書館與資訊技術協會(Libra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sociation, LITA)在1999年提出「個人化服務」(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Service)是圖書館網站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LITA Top Tech Trend),其意義是由使用者依據個人的需求過濾和檢索資訊,讓圖書館系統主動提供使用者有興趣之研究主題或資訊,提升讀者使用圖書館的效率。 圖書館的個人化服務必須透過分析讀者個人資料始能進行,要運用讀者姓名、借閱記錄等個人資料,將牽涉到讀者個人資料的隱私權問題,本研究透過訪談整理交通大學與大葉大學圖書館的個人化服務功能後,以我國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與本法之制定法源─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個人資料保護八大原則(蒐集限制、資料品質、特定目的、使用限制、安全保護、公開、個人參與、責任原則),將大學圖書館個人化服務分為以下六個隱私權探討主題:1.讀者個人資料的取得 2.讀者個人資料的利用與處理 3.讀者個人資料的正確與更新 4.讀者個人資料的安全保護 5.讀者興趣檔的建置與使用6.隱私權政策,研究結果得出大學圖書館個人化服務目前的做法的確已侵害讀者的隱私權,圖書館管理面可以透過隱私權政策的制定、取得資料被蒐集者的書面同意、設置解決隱私權爭議的有效管道,以及減少人工處理個人資料等方式,加強對讀者隱私權保護,讓資訊的蒐集者(圖書館)與被蒐集者(圖書館使用者)間取得平衡,作為大學圖書館提供個人化服務時的參考。 關鍵詞:個人化服務、隱私權、大學圖書館Item 個人層面和社區環境與個人犯罪被害恐懼感之研究(2006) 陳淑娟; Shu Jiuan Chen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個人層面因素和社區環境層面因素探討與個人犯罪被害恐懼感之關係,其中個人層面因素包含性別、教育程度、直接被害經驗、間接被害經驗等變項;社區環境層面因素包含社區整合、不文明符號、監督系統、硬體設備等變項。研究目的為:(1)探討個人犯罪被害恐懼感之狀況。(2)了解個人層面因素與個人犯罪被害恐懼感的關係。(3)了解社區環境層面因素與個人犯罪被害恐懼感的關係。研究結果發現:女性、直接被害經驗愈多、間接被害經驗愈多、社區整合愈高、社區不文明符號愈明顯、監督系統愈差則其被害恐懼感愈高;而個人教育程度及社區硬體設備與被害恐懼感並沒有關聯性。最後,本研究根據結果提出供未來研究者的一些具體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