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14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臺灣公民科技素養、科學興趣及 科學參與之探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8-12-??) 王薪惠; 林煥祥; 洪瑞兒; Hsin-Hui Wang, Huann-Shyang Lin, Zuway-R Hong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臺灣公民科技素養、科學興趣和科學參與之交互作用,並以分層隨機抽樣選取年滿18~70歲公民共計1,831人為研究樣本,填答信度與效度良好之公民科技素養試題。為瞭解臺灣民眾科技素養及科學興趣狀況,首先以極端組群法將公民的科技素養及科學興趣依據分數高低區分為四類組:「高科技素養、高科學興趣組」、「高科技素養、低科學興趣組」、「低科技素養、高科學興趣組」及「低科技素養、低科學興趣組」。再以百分比同質性檢定比較不同性別、年齡層及學歷在這四組的分布差異,發現「高科技素養、高科學興趣組」男性公民比例顯著高於女性公民、年齡層較輕、具大學畢業以上學歷;而「低科技素養、低科學興趣組」則是女性公民比例顯著高於男性公民、年齡層較高、具中學以下學歷。接著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比較四類組公民在科學參與之差異,發現「高科技素養、高科學興趣組」公民的整體科學參與頻率最高;而「低科技素養、高科學興趣組」公民為「科技議題活動參與」涉入程度最高。這些結果顯示高科學興趣的公民對科學及科技議題的參與較為積極。因此本研究建議,提升未來公民科技素養當務之急宜先培養公民科學興趣,進一步鼓勵其科學參與,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 Item
    偽科學信念與科學素養的共存與抗衡─民眾參與科學和偽科學活動之探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9-06-??) 林淑梤; 林煥祥; Shu-Fen Lin, Huann-Shyang Lin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民眾於2012~2015年3年期間偽科學信念和偽科學活動參與(如看偽科學節目)有無顯著變化,進而探討科學素養、偽科學信念和有關科學參與、偽科學參與各面向之相關性。另外,依據2015 年民眾的科學素養和偽科學信念的高、中、低程度,將民眾區分為九群,探討不同偽科學信念的三群民眾在科學素養、科學與偽科學的情意和實務各面向的差異,以及具有較多偽科學健康實踐經驗之民眾特徵。研究資料為2012~2015年公民科學素養調查研究的資料庫。研究結果顯示,臺灣民眾於2012~2015年3 年期間偽科學信念顯著地減低,但健康有關的偽科學經驗(如用磁性療法)和觀看偽科學節目頻率卻顯著地增加。影響民眾參與偽科學健康活動的主因是民眾的偽科學信念,而非民眾的科學素養。低科學素養的民眾中,職業與科學較無關的青年、已婚、女性則最容易接受偽科學信念。值得注意的是,高偽科學信念的民眾在科學學習的愉悅感顯著高於中偽科學信念群。高偽科學信念群有較多高學歷者,屬於樂於學習、接受科學與偽科學事物者,卻可能無法區辨科學與偽科學的差異。建議未來在大眾科學教育方面,可加強女性民眾區辨科學與偽科學的主題(如健康、醫療等),以降低偽科學對民眾可能造成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