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14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師生共同增能」與「學生增能」教學實驗方案促進偏遠地區國中學生知識信念、自我調整策略與科學學習成就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5-12-??) 陳慧娟; Huey-Jiuan Chen本研究探討偏遠地區國中學生知識信念教學實驗方案之成效。自變項「組別」,分為「知識信念師生增能組」(簡稱EBts)、「知識信念學生增能組」(簡稱EBs)與「傳統教學組」(簡稱T);依變項為知識信念、自我調整策略與科學學習成就。研究對象為三所偏遠地區學校164 位八年級學生,採獨立樣本單因子準實驗設計,蒐集的資料利用變異數與共變數分析進行考驗,有五項具體發現:一、教學處理後,EBts 與EBs 無論在知識信念各分量表以及全量表分數,均優於T;然而EBts 只在能力天生、快速習得與全量表分數優於EBs,在科學知識簡單性與知識確定性則未因科學教師是否參與增能訓練而有差異。二、經過教學介入,只有EBts在科學學習自我調整策略分數顯著高於EBs。三、不同教學實驗處理對高、中、低三組知識信念學生的自我調整策略無任何影響。四、兩組教學實驗課程皆比傳統教學課程有利於促進學生的科學學習認知表現;但EBts與EBs的學習表現無顯著差異。五、高知識信念學生經過EBts的教學介入,科學學習成就明顯優於T 學生;而低知識信念的學生,無論在EBts 或EBs,其科學學習認知表現都顯著高於T;但對中等程度知識信念的學生,則無任何顯著影響。最後根據本研究發現提出解釋與建議,期盼能作為偏遠地區教師培力、弱勢學生學習輔導,以及教育革新之參考。Item 「師生共同增能」與「學生增能」教學實驗方案促進偏遠地區國中學生知識信念、自我調整策略與科學學習成就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5-12-??) 陳慧娟; Huey-Jiuan Chen本研究探討偏遠地區國中學生知識信念教學實驗方案之成效。自變項「組別」,分為「知識信念師生增能組」(簡稱EBts)、「知識信念學生增能組」(簡稱EBs)與「傳統教學組」(簡稱T);依變項為知識信念、自我調整策略與科學學習成就。研究對象為三所偏遠地區學校164 位八年級學生,採獨立樣本單因子準實驗設計,蒐集的資料利用變異數與共變數分析進行考驗,有五項具體發現:一、教學處理後,EBts 與EBs 無論在知識信念各分量表以及全量表分數,均優於T;然而EBts 只在能力天生、快速習得與全量表分數優於EBs,在科學知識簡單性與知識確定性則未因科學教師是否參與增能訓練而有差異。二、經過教學介入,只有EBts在科學學習自我調整策略分數顯著高於EBs。三、不同教學實驗處理對高、中、低三組知識信念學生的自我調整策略無任何影響。四、兩組教學實驗課程皆比傳統教學課程有利於促進學生的科學學習認知表現;但EBts與EBs的學習表現無顯著差異。五、高知識信念學生經過EBts的教學介入,科學學習成就明顯優於T 學生;而低知識信念的學生,無論在EBts 或EBs,其科學學習認知表現都顯著高於T;但對中等程度知識信念的學生,則無任何顯著影響。最後根據本研究發現提出解釋與建議,期盼能作為偏遠地區教師培力、弱勢學生學習輔導,以及教育革新之參考。Item 偏遠地區公立國民中小學校績效獎金計畫之建構(國立臺灣師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9-12-??) 許添明; 林慧玲; Tian-Ming Sheu; Hui-Ling Lin教育部透過各項補助計畫以改善偏遠地區國民中小學校學生學業成就低落的問題,甚至以離島、山僻加給吸引教師前往任教,但這些計畫對於提升該地區學生學習成就效果有限。本研究以偏遠地區校長、教師組成的焦點團體訪談與個別訪談,建構以學校為基礎的績效獎金計畫,不僅避免個人績效獎金制度引發的競爭,而且透過團隊合作方式有效提升學生學業成就。本計畫特點如下:採志願參加,教職員工績效獎金額度採同工同酬,學校也會獲得績效獎金,績效評核以學科績效為主,非學科績效為輔,並以平衡計分卡方式計算績效獎金。為了順利實施該計畫,本研究也提出配套措施:充足的經費來源,召開說明會並訂定試辦期,加強偏遠學校成員團隊合作與專業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