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4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工作自我效能量表之編制及信效度研究(2009) 李書棻精神障礙者於就業過程中常會因為缺乏自信、恥辱感、人際關係與社會技巧困難等因素,而在就業過程中頻頻受挫。根據台北縣政府94年精神障礙者就業現況與需求調查,已就業的精神障礙者期待政府,在提供職業訓練或就業服務前能夠先幫助精神障礙者提升自我對工作或重返工作之信心。可見精神障礙者在自我心理上對於工作或重返工作之信心仍須給予支持與提升,且透過文獻探討也發現精神障礙者之自我效能確實對其工作表現有顯著之影響。 因此有一完整工作自我效能之量表,針對精神障礙者工作自我效能加以了解,能夠幫助精神障礙就業服務人員了解精神障礙者之工作自我信心狀態及自我在工作上信心不足之處,以便於提供適當之支持與協助。礙於國內未有完整之工作自我效能量表,因此研究者以自我效能為核心概念,修訂國外之「工作自我效能量表」,目的於建立我國之「工作自我效能量表」,並且訪談北部兩家醫院之精神障礙者,共計95位,以檢驗該量表之內部一致性、再測信度、內容效度、建構效度以及同時效度。 研究結果以統計軟體SPSS17.0加以分析,結果如下: 1. 建構效度部分,以因素分析得到「職業準備技巧的信心」、「實際面臨工作及保護自我權益的信心」、「自我了解與社交技巧的信心」以及「求職技巧的信心」四大因素,解釋量達68.8%,顯示本研究量表建構效度佳。 2.各因素之Cronbach’s α值在.90-.94之間具備良好的內部一致性。 3.本研究經過兩週後針對30位個案再次施測各題項相關係數在.98-.99之間,顯示量表有良好的再測信度。 4.同時效度部分「工作自我效能量表」與「一般性自我效能量表」 的相關係數r= .484,可見本研究具有一定之同時效度。 由以上研究結果得知,「工作自我效能量表」應用於精神障礙者之評估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未來的研究建議將此量表應用於不同診斷及障礙類的個案別並建立其信、效度,以增進該量表未來的可用性。Item 雇主僱用中重度智能障礙者之考量因素探討(2008) 林雅淇; Yachi Lin本研究旨在探討雇主持續僱用中重度智能障礙者之考量因素,以及比較不同個人及組織背景變項之雇主在僱用考量上的差異情形。運用問卷調查方式,以目前有僱用中重度智能障礙者達三個月以上之雇主為研究對象,共發出15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07份,並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式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本研究結果說明如下: 一、由雇主填寫公司內中重度智能障礙員工的就業資料,結果發現多數者經由學校推薦管道進到職場,從事的工作性質偏向簡單反覆性、使用體力及單純手工之作業,至於任職的公司行號以員工人數100人以下之中小民營企業為主、服務業居多。 二、雇主僱用中重度智能障礙者時,優先考量「智障者工作習慣與態度」,次為「智障者工作相關技能」,「公司內部營運因素」再次之,「外在社會因素」的考量程度最低。 三、雇主對於中重度智能障礙者的僱用考量不會因自身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工作職位、與智能障礙者接觸經驗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公司經營性質及行業類別之雇主對於中重度智能障礙者的僱用考量具有差異,公營事業單位較民營事業單位重視外在社會因素、服務業較工業重視「智障者工作相關技能」及「外在社會因素」,至於公司成立年數及員工規模則無明顯影響。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針對學校單位、就業服務單位、政府單位及未來研究等方面提出建議,以供參考。Item 家長參與智能障礙者轉銜歷程之研究--應用生態系統觀點(2009) 許芳瑜; FANGYU HSU本研究旨在瞭解智能障礙者的家長參與轉銜歷程,及他們與轉銜服務互動的現況。研究參與者為六位不同智能障礙者的家長。研究者以半結構的深度訪談方式,輔以觀察與文件分析進行研究,並應用生態系統觀點作為分析架構。本研究結果說明如下: 一、家長參與子女轉銜歷程,可概分為五個階段:轉銜服務前的父母心、在參與中形成想法、認真思索與調整決定、不斷尋找及嘗試合適服務、持續支持子女。 家長對子女轉銜認知起步不一,除了受許多因素影響外,想法亦有很大差異,但家長對轉銜議題的想法、認知會影響其參與轉銜歷程的行動和動機。 當家長進入歷程,透過服務擴展了對轉銜議題的瞭解,且和原來的想法產生交互作用,其觀點直到畢業後仍持續變動著,而影響家長對子女的轉銜期待及服務尋求。 家長從轉銜活動的參與中拓展了對轉銜議題及相關資訊的認識,並進而從子女的能力表現與家庭需求的基礎上,決定適合的安置方式或服務,並尋求可及服務,獲得服務之後,家長仍持續扮演支持子女的重要角色。 二、家長參與轉銜是一段許多影響因素不斷互動、改變的循環歷程,該歷程是獨特且受到其所處之生態系統的深切影響。 三、家長和智能障礙者同是服務的消費者。家長和智能障礙者共同面臨轉銜歷程中的不確定,他們需要專業服務的介入及社會、心理的支持。轉銜服務不僅為了協助智能障礙者能順利由學校轉銜至社區,也讓家長在轉銜服務的協助下,適應子女畢業後家庭生活的改變,繼續擔任子女重要的支持者。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研究者建議教育單位應促發家長對子女轉銜議題的關切及參與動機,建立良好夥伴關係,並落實轉銜評量,瞭解社區及家庭生態,以提供個別化轉銜服務;研究者提醒家長為其子女轉銜過程中的關鍵人物,需積極瞭解並投入轉銜歷程;亦對相關行政主管機關提出建議,認為應加強追蹤輔導及資源整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