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4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兩位已婚女性精神障礙者家庭生活調適歷程之敘事研究
    (2014) 陳韋伶; Wei-Ling Chen
    在復元理念與社區復健服務的倡導之下,精神障礙者在家庭及社區的生活漸受重視,個人如何於疾病和家庭生活間自我調適、轉化角色並運用資源,實為復健諮商重要議題。 本研究採用敘事研究的方法,藉深度訪談探討兩位在婚後罹患精神疾病的女性,重新參與家庭生活之調適歷程。經資料蒐集、分析與詮釋後,分別呈現兩位參與者的家庭生活經驗,再進一步歸納統整研究結果。主要發現如下: 研究參與者在其家庭經驗中,個人感知的壓力超出身心負荷範圍,引發精神疾病,角色功能失調,影響整個家庭系統的運作。在謀求新的平衡狀態之重組階段,家庭成員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家庭生活與疾病之間,彼此牽引,兩位參與者賦予家庭的意義,存在矛盾性。而患病經驗造就轉機,喚起個人自覺,也帶給家庭生活新的風貌。 調適歷程中參與者採行角色轉化與生活目標轉變等策略。家庭角色任務的執行上,涵蓋「下修期待」、「解放自我」以及「轉移職責,量力而為」三種。另以「放緩步伐,坦然接受現實」、「自我照護,兼顧內外需求」、以及「攝取知識、自我精進」、「擔任志工,扶助弱勢」方式,進行心態與生活目標的調整。整體生命走向,朝「與自己和解」之路邁進。 研究亦針對參與者在調適歷程中所面臨的各種助力、阻力進行討論。得知個人內在、家庭內部與外在環境的支持均相當重要,而阻力則可能促使病症復發。最後,基於研究結果,就復健諮商服務體系、精障者個人和其家庭,以及對未來研究等面向,提出若干建議。
  • Item
    創傷性腦傷者就業歷程之敘事研究
    (2011) 陳珮綺; Pei-Chi, Chen
    本研究旨在探討創傷性腦傷者之就業歷程。研究者邀請了三位曾經歷創傷性腦傷、已在融合性工作環境中就業達一年以上的工作者來參與研究。三位研究參與者的年齡介於三十至三十八歲,其中兩位為男性,一位為女性。 本研究採取敘事研究的方式,邀請研究參與者敘說其生命經驗,再採取「整體—內容」的分析模式來呈現研究結果,並輔以「類別—內容」的觀點來進行研究結果的討論。 研究結果顯示,創傷性腦傷者傷後能力或特質的變化包括生理功能、認知能力、溝通及社交能力、情緒與人格、以及自我概念的轉變。三位研究參與者的職業生涯方向與工作目標都有調整,研究者將其路徑分別命名為「暫時屈就、累積實力的A」、「在漩渦裡打轉、無法承諾的B」以及「在穩定的基石上前進、仍有夢想的C」。另外,研究中也針對三位參與者就業歷程中所面臨的各種助力、阻力進行討論。 基於研究結果,本研究針對職業重建人員、創傷性腦傷者及其家人,以及對未來研究等各方面,分別提出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