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在國中服務學習實施歷程中融入團體動力教學單元之行動研究
    (2020) 林峮含; Lin, Chun-Han
      本研究旨在探討在國中服務學習實施歷程中融入團體動力教學單元之行動研究。在服務學習發展歷程:「準備」、「服務」、「反思」、「慶賀」四階段中考量團體動力發展歷程「形成期」、「激盪期」、「規範期」、「運作期」、「終止期」,並於團體之「形成期」、「激盪期」中加入不同的團體動力教學單元活動,藉以增能學生的團體動力知覺,促進團隊建立,建構團體規範,凝聚團隊向心力,最終以完成服務學習活動為任務目標,所有成員能將心思擺在共同的目標之上。並於此中,探討國中服務學習實施歷程中融入團體動力教學單元之實施歷程與修正、觀察學生學習經驗與改變以及研究者的成長與省思。   研究方法為行動研究法。研究對象為國中七年級一個班級的學生,以觀察記錄、文件資料、訪談資料與問卷等為研究工具,蒐集研究資料並進行分析。   學生在參與國中服務學習實施歷程中融入團體動力教學單元的過程中,經驗團體凝聚力的提升、團隊溝通與合作的歷程及服務學習理念的認知與實踐,於課程結束後在服務學習相關知能、自我效能及未來服務承諾上皆有所提升與改變。   研究者在課程中歷經行動研究的動態循環歷程,從中獲得課程發展、教學技巧等經驗與成長,並於課程結束後進行總反思與總檢討,成為未來繼續推動服務學習活動的動力與養分。
  • Item
    北部某技術學院服務課程學生參與態度與滿意度研究
    (2009) 李月娟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北部某技術學院服務課程學生參與態度與滿意度現況。本研究兼採調查研究法及質性訪談方式進行研究,針對案例學校97學年度第2學期四技與二技日間部學生為研究對象,以分層叢集隨機抽取628人施測,回收有效問卷519份(佔83%)。 研究工具在調查方面為「服務課程學生參與態度量表」及「服務課程學生滿意度量表」,問卷內容經預試,並利用因素分析建立建構效度。服務課程學生參與態度構面包含認知、情感、行為意向等三因素;服務課程學生滿意度構面包含實施模式、學習與成長、成就與表現等三因素,各因素之Cronbach α 係數介於.82至.98間。質性訪談方面,則分學生、服務課程承辦人及被服務機構三部分進行半結構式訪談。 量化資料分別以描述統計、t檢定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質性資料則是將訪談內容整理成逐字稿,抽取核心要素,再進行分析、歸納。結果發現:(1)案例學校服務課程學生在參與態度上屬同意程度,其中「情感」與「認知」層面,表現出接納與認同,然而「行為意向」層面,則呈現排斥;(2)不同性別、學制及志工服務經驗學生在服務課程參與態度上有顯著差異;(3)案例學校服務課程學生的滿意度為中等程度,但其中「學習與成長」和「成就與表現」層面是傾向不滿意;(4)不同性別、科系及學制學生在服務課程滿意度上有顯著差異;(5)被服務機構一致肯定案例學校學生的服務態度與表現,但建議案例學校能提供長期而穩定的志工來源;(6)案例學校服務課程的主要問題在缺乏反思活動、沒有完善的評量與考核方式,未規劃校內服務內容,以及人力不足。 根據以上發現,提出下列建議: 一、對現行服務課程的改善建議:(1)具體規劃學生在校內的服務內容;(2)將反思活動納入服務課程之中;(3)以多元方式加強宣導服務課程;(4)更易服務課程的考評與獎勵方式;(5)改善服務課程的資訊與登錄系統。 二、對未來服務課程變革之建議:(1)結合現行課程,納入正式學分;(2)增加人力配置,提升服務課程教育功能;(3)鼓勵系所教師結合專業,開設服務課程;(4)與社區建立夥伴關係,創造雙贏局面。 三、對學生之建議:(1)依個人專長選擇服務機構,並承擔責任;(2)進行服務反思,將服務經驗轉化為學習歷程。 四、對被服務機構之建議:(1)瞭解服務學習理念,協助推動服務學習;(2)賦予學生責任,適時提供督導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