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1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兩岸大學生理財社會化、理財態度、理財意向與理財管理之徑路關係比較研究(2019) 劉荐宏; Liou, Chien-Hung本研究目的在於探究兩岸大學生之理財社會化、理財態度、理財意向與理財管理行為間之關係。主要採用問卷調查法,研究對象則為臺灣、湖北境內之大學在校學生,採用「理財社會化量表」、「理財態度量表」、「理財意向量表」與「理財管理量表」為研究工具。本研究採用之統計方法則有:描述統計分析、獨立樣本t考驗、信度分析、變異數分析、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相關分析、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構方程式模型、多群組分析。透過結構方程式模型發現到兩岸大學生在理財態度和理財管理皆受到父母與同儕之影響,其中以父母之影響最明顯;其次,透過多群組分析比較兩岸大學生之路徑關係,發現兩岸大學生在父母理財社會化對理財意向、理財態度對理財意向、父母理財社會化對理財管理等三條路徑上有顯著差異存在。根據研究所得之結果,研究者所歸納出的結論與建議,盼能對往後從事理財教育之教師及實務相關工作者能有新的思考方向。Item 高中教師理財態度、理財行為與理財滿意度徑路關係之研究(2016) 林麗純; Lin, Li-Chun個人的理財態度與理財行為有無影響理財滿意度,為此推動理財教育者和理財實務工作者須有一套系統化的理論架構,以深入瞭解從事理財者的行為與態度之關係,並給予適切地理財知識與金融訊息。本研究依據Shim、Xiao、Barber與Lyons(2009)所建構的理財福祉模型,建構一套屬於高中教師的理財態度、理財行為與理財滿意度三者關係的模型,並以問卷調查收集資料加以實徵。 經本研究驗證,高中教師的理財滿意度確實如Shim等人(2009)的主張,理財態度與理財行為對理財滿意度具有影響力,並以性別、教育程度、修習理財課程多寡與城鄉差異等背景因素分析對理財態度、理財行為與理財滿意度的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理財態度四個觀察指標,以「安全性」與「自律性」二個觀察變數較佳;理財行為的觀察指標,以「財務規劃」、「儲蓄投資」、「收支平衡」與「信用借貸」較佳。相對地高中教師在「保險與風險」變數的效果量不大,可見理財態度與理財行為的表現呈現出對稱性。 於SEM路徑關係上,理財態度對理財行為具有直接正向效果,理財態度可解釋理財行為高達82%;理財行為對理財滿意度亦具有直接正向效果,其解釋力高達近60%,;而理財態度對理財滿意度的影響力是透過理財行為的實踐,其間接效果為近50%,理財行為對理財滿意度的影響是最直接也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