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1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男校高中生歧視性言論之質性研究-從反歧視教育角度探究(2024) 李昱萱; Lee, Yu-Hsuan本研究旨在探討男校高中生對歧視性言論的觀點,以及接觸歧視性言論的經驗,透過深度訪談蒐集男校高中生為主、教師為輔之資料,並從反歧視教育的角度分析,形成男校高中生歧視性言論觀點與使用情形的可能因素。研究結果顯示,男校高中生對於言論爭議事件多持強烈否定態度,認為應當嚴肅對待與處置。他們在定義歧視性言論時,過度關注攻擊性動機與傷害性結果,而容易忽略言論本質的不當性。整體上,面對歧視性言論的態度雖然會強調當事人感受,但卻會預設同儕應該容忍歧視性貶抑幽默,導致在男校內要展現對歧視性言論的反感變得困難。研究的第二部分揭示了男校高中生接觸歧視性言論的經驗,發現歧視性言論多以玩笑形式呈現,當下常伴隨歡樂氛圍,使抗拒此類言論變得困難,進而在男校校園中成為一種被默許的文化。第三部分探討了男校師生對反歧視教育的看法,結果指出現行教科書編寫上,存在去脈絡化、與學生生活連結性低的問題,由於教學時數與備課門檻的限制,使得反歧視教育課程的有效性及普及性尚有不足,學生較難真心對平權價值產生認同,並容易忽視歧視性玩笑與微歧視言論。最後,本研究將形成歧視性言論觀點與使用情形的因素分為教育及環境因素。教育因素為反歧視教育的去脈絡化與生活連結性低,以及未能讓學生意識到歧視性言論核心在於偏見,故男校高中生會認為沒有惡意動機或傷害性結果的歧視性言論是可被接受的,而忽視微歧視言論與歧視性貶抑幽默之傷害性,形成男校校園中歧視性貶抑幽默盛行的情形。環境因素則顯現了男校校園在高度陽剛氣質型塑下,形成一套應該要接受歧視性玩笑的共同默契,並對非霸權陽剛氣質的區別與排斥,使歧視性玩笑變為一種男校校園中的日常,進而構成一個對特定群體(如處境不利、性少數群體)不友善的敵意環境。Item 陽剛少女國中校園性別操演的敘事探究(2011) 吳怡慧; Yi-hui Wu自從2004年制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後,校園中的性別少數學生(非主流性別氣質、同志、跨性別)的權益,已經明確受到法律保障,性別友善校園不僅是性別少數學生的權益,更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義務。但是,在異性戀與陽剛霸權持續宰制著校園性別秩序的同時,這些性別少數學生的主體性仍受到傳統性別規訓的壓抑。 鑑於陰柔氣質男學生的研究日增,而缺乏陽剛氣質女學生的研究,我的探究乃從個人教學現場經驗出發,以敘事探究的研究方法,從後結構女性主義的視角,探究國中陽剛少女校園性別實踐與操演的歷程。 我主要的發現如下:其一,因為男陽剛/女陰柔,人人都是異性戀的性別鑄模牢不可破,使得陽剛少女因為其身體扮裝與非主流的性別氣質而被指涉為同性戀,校園性別政權試圖以此收編性別少數學生;其二,陽剛少女對於性別規訓有著既馴服又抗拒,既抗拒又再製的多重性歷程。她們以自己的身體扮裝與陽剛操演抗拒性別鑄模的線性歷程,但在性別觀念上也有女生說髒話就破功、長髮T很可怕、女生比較不會打籃球等性別二分對立的觀點;其三,陽剛少女的性別位置乃隨情境而變動。在與同儕的互動相處上,陽剛少女的性/別是不固定的,與男學生進行的身體遊戲,陽剛氣質讓陽剛少女的身體去(異)性化就是把自己當兄弟看,對方是女學生,則陽剛少女的身體又成為陰性;其四,從陽剛少女的故事中,我也從自身的教學反思到教師性別意識開啟之不易,但持續更難;其五,性別化的校園空間複製性別意識;其六,性別平等有時成為政治正確的口號;社區與社會的性別意識型態對學校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最後,我建議運用敘事探究來解放教師的性別意識型態,強調歷程性的活動;設計以性別少數學生為中心的課程,如束胸的穿著與選擇,以性別少數學生的故事為核心;最後,在性別平等教育的活動設計,應該涵括圍牆外的學區,以減緩社會性別霸權削弱學校的性別平等教育理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