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6122
Browse
Item 中國近代史的研究現況與未來展望(1997-01-01) 吳志鏗Item 傅山--清初明遺民的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歷史學系, 1988-06-01) 吳志鏗Item 多元的歷史解釋與宏觀的歷史教育--以鴉片戰爭爆發原因的解釋為例(1999-01-01) 吳志鏗Item 從劉長佑初任直隸總督的整肅官箴看同治中興時期的社會治安(1997-05-01) 吳志鏗Item 晚清有關消除滿漢畛域的討論--以光緒三十三年七月諭令建言為中心(2006-11-01) 吳志鏗Item 清代前期滿洲本位政策的擬訂與調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歷史學系, 1994-06-01) 吳志鏗Item 清代前期薙髮易服令的施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歷史學系, 1995-06-01) 吳志鏗Item 清代的逃人法與滿洲本位政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歷史學系, 1996-06-01) 吳志鏗Item 清遺民的晚清記憶--劉聲木個案研究(2005-03-01) 吳志鏗Item 湘軍史專題研究(I)(1997/08-1998/07) 吳志鏗八十七會計年度「湘軍史專題研究」研究計畫中文摘要:歷來學者有關湘軍的研究,對部分重要關鍵性問題仍有爭議,如湘軍是否「兵為將有」、湘軍督撫是否專政等,均有若干不同的見解,甚至對該支軍隊是否為湘軍亦存在不同的認知。之所以如此,主要由於湘軍為一籠統的稱呼,為一龐雜軍伍的集合體,各支各系湘軍成軍時間、目的等並不相同,其組成或餉項來源等亦各自有異,各支之間更不相統屬,學者不易全盤掌握。因此,要釐清有關湘軍的問題,根本解決之道,應在於能對湘軍有一全盤且深入的認識。本計畫主旨即在分別針對各支湘軍作深入的探討,俾能提供學界對整體湘軍史實有一較具體而深入的了解。本計畫擬以個人去年( 86 年度)所進行之研究計劃──「湘軍派系源流分支之研究」為基礎,繼續細部深入各支湘軍之研究,分別探討江忠源、劉長佑所屬之「楚勇」;王珍之「老湘營」;胡林翼、羅澤南、李續賓所部之湖北湘軍;左宗棠所部湘軍「楚軍」;鮑超統帥之霆軍;尚有其他較次要的支系,如張運蘭、席寶田、田興恕等部,均擬深入研究探討,俾能以個案研究之精確深入,彌補綜觀或泛論湘軍之缺陷。Item 湘軍史研究在中國近代史教學上的意義(1997-10-01) 吳志鏗Item 《湘軍志》與《湘軍志平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歷史學系, 1987-06-01) 吳志鏗Item 湘軍派系源流分支之研究(1996/08-1997/07) 吳志鏗Item 王闓運的夷務思想﹣﹣近代中國保守知識分子對西方衝擊反應的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歷史學系, 1990-06-01) 吳志鏗Item 甲午戰役吳大澂與所部湘軍失利原因之探討--兼論清季湘軍、勇營的綠營化(1995-01-01) 吳志鏗Item 網站輔助學生歷史學習的理念與實際--以教育部歷史文化學習網(http://culture.edu.tw)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08-12-01) 吳志鏗Item 胡林翼與晚清督撫權力之擴張(1999-12-01) 吳志鏗Item 試論所謂的「漢人習氣」--有關清代滿人漢亡的一些思考(2005-12-17) 吳志鏗Item 近代中國社會的縮影--寧老太太自述一生的《漢家女》(中國書目季刊社, 1993-12-01) 吳志鏗Item 邵廷釆的史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歷史學系, 1989-06-01) 吳志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