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7071
Browse
2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因應國中低成就學生教學輔導模式之建置-因應國中低成就學生教學輔導模式之建置(2012-07-31) 甄曉蘭; 陳佩英; 吳昭容; 洪儷瑜低成就學生之學習改進與能力提升,必須透過有效的補救教學教材與教學策略,來提供適性的學習機會與認知發展;而有效的補救教學策略方案推動,則必須由學校行政層面提供必要的支持系統,來促成教師補救教學知能的成長與補救教學方案的落實。面對當前補救教學實施過程所面臨的各種挑戰,本整合型計畫擬針對國中低成就學生,進行國文與數學之補救教材試用、教學模式發展、學習成效評估,及教師補救教學專業知能提升之督導系統的建立與推動。因此特別邀集校內外教育相關領域與學科專家組成研究團隊,共計三個子計畫,一起進行跨系所、跨領域之合作研究,透過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不同面向的實徵探究與對話討論,來加強對補救教學方案之實務問題的敏銳度與思考層面,期能釐清輔導國中低成就學生學習之相關議題,藉以建構國中國、數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之有效策略方案與教師教學輔導機制。期能透過本實徵研究之具體證據與補救教學策略方案之研擬與評估,為國內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之推動,提供有效之運作參考模式。Item 職業學校群科課程一般科目群科中心學校(2010-01-01) 甄曉蘭; 湯仁燕Item 提昇偏遠地區國民中學原住民學生教育機會之研究(2005-01-01) 甄曉蘭; 張建成; 湯仁燕Item 教科書文本與和平教育之論述與實踐(2012-12-31) 甄曉蘭; 潘文忠; 陳麗華本計畫擬透過經典研讀會的規劃與辦理,解析國外有關和平教育推動與成果之相關研究文獻,並藉之凝聚國內對研究教科書與和平教育有興趣的學者,進行相關議題溝通討論,並藉之訓練、培育教科書與和平教育之研究人才;此外,亦將實際展開教科書與和平教育之實徵研究探討,除厚植相關文獻探討基礎外,並透過內容分析、批判論述分析等相關研究方法的運用,瞭解國內外教科書文本與和平教育的論述內容;透過持續研讀討論與焦點座談等聚焦議題的對話與辯證,解析、研議透過教科書文本實踐和平教育的可能契機,希冀能跨越疆界、提升視界,參與國際教科書和平教育之相關重要學術活動,並積極規劃跨國合作進行以和平教育為訴求之教科書研發相關計畫。Item 因應國中低成就學生教學輔導模式之建置(2012-07-31) 甄曉蘭; 洪儷瑜; 吳昭容; 陳佩英低成就學生之學習改進與能力提升,必須透過有效的補救教學教材與教學策略,來提供適性的學習機會與認知發展;而有效的補救教學策略方案推動,則必須由學校行政層面提供必要的支持系統,來促成教師補救教學知能的成長與補救教學方案的落實。面對當前補救教學實施過程所面臨的各種挑戰,本整合型計畫擬針對國中低成就學生,進行國文與數學之補救教材試用、教學模式發展、學習成效評估,及教師補救教學專業知能提升之督導系統的建立與推動。因此特別邀集校內外教育相關領域與學科專家組成研究團隊,共計三個子計畫,一起進行跨系所、跨領域之合作研究,透過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不同面向的實徵探究與對話討論,來加強對補救教學方案之實務問題的敏銳度與思考層面,期能釐清輔導國中低成就學生學習之相關議題,藉以建構國中國、數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之有效策略方案與教師教學輔導機制。期能透過本實徵研究之具體證據與補救教學策略方案之研擬與評估,為國內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之推動,提供有效之運作參考模式。Item 課程政策形塑與實施之議題脈絡分析-課程政策形塑與實施之議題脈絡分析(2011-07-31) 甄曉蘭; 林永豐Item 閱讀研究議題七(2011-12-31) 唐淑華; 甄曉蘭; 劉美慧本研究企圖探討透過多文本課外閱讀的方式是否能有效幫助國中七年級學 生增進其對歷史主題的意義建構、情意態度的建立與認知學習的成效。計畫為期 兩年,第一年研究主要聚焦於文本的選取,第二年計畫則將進一步探討學生在意 義建構時的心理歷程,以及同儕討論對此閱讀歷程的影響。本年度研究研究分三 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先以個別訪談方式,採放聲思考(think aloud)方式收集學 生閱讀時的歷程性資料,此在了解學生如何進行文本之間的比對,以及如何理解 每篇文章作者的論點;第二階段則採實驗法,以瞭解小組討論是否更勝於個別閱 讀,亦即實驗組學生在經過小組討論的多文本課外閱讀後,其對歷史主題的意義 建構、情意態度的建立與認知學習的成效是否皆顯著優於那些僅以個別方式閱讀 多文本的控制組學生;最後一階段則以實驗介入方式,了解多文本課外閱讀作為 提升學生歷史學習成效的可行性。本研究完成後,除了能更清楚了解課外閱讀與 學習遷移之間的關係之外,亦希望建立一套選擇課外書的指標與活動設計流程的 機制,以作為未來歷史科老師在使用課外閱讀時的參考。Item 課程改革政策對偏遠地區國民中學學生教育機會之影響評量研究(2008-07-31) 甄曉蘭; 王麗雲Item 課程政策形塑與實施之議題脈絡分析(2010-07-31) 甄曉蘭Item 閱讀研究議題七(2010-12-31) 唐淑華; 甄曉蘭; 劉美慧本研究企圖探討透過多文本課外閱讀的方式是否能有效幫助國中七年級學生增進其對歷史主題的意義建構、情意態度的建立與認知學習的成效。研究分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採用訪談法與觀察法,目的在了解目前歷史科老師對課外閱讀的想法及其在教學上的困境;本階段亦將針對某幾個較具爭議性的主題,進行教室觀察,藉以了解國中歷史科老師的教學方式。第二階段採內容分析法,以了解目前教師手冊中所提供的延伸閱讀內容是否與教材內容有足夠的關聯程度,同時亦針對第一階段之主題,以了解目前市面上正在流通的青少年讀物有哪些可供本研究實驗之用。第三階段則採實驗法,以瞭解多文本課外閱讀對歷史學習的實驗效果。本研究完成後,除了能更清楚了解課外閱讀與學習遷移之間的關係之外,亦希望建立一套選擇課外書的機制,以作為未來歷史科老師在開列推薦書單時的參考。本研究第二年預計進入教學場域,並與現場老師進行協同行動研究,以實際教導學生統整與使用多文本閱讀。此外,亦將採單一樣本實驗方式,針對幾位在歷史科學習上成效不佳的國中學生進行補救教學,以了解「多文本課外閱讀」除了可應用在一般教學之外,是否也可用於補救教學。
- «
- 1 (current)
- 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