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師大歷史學報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00
Browse
Item 宋人紀錄中的金太祖諸子—以「集體描述」為中心的觀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19-12-??) 陳昭揚; Chen, Chao-yang本文討論宋人紀錄中金太祖諸子「集體描述」的內容。「集體描述」是一種彙整性質的說明,旨在簡單但全面地介紹金太祖諸子的身分事蹟。其書寫形式相當制式,主要是羅列太祖諸子的基本資料,包括姓名、長幼次序、職務、官爵、事跡、親屬關係等。整體合觀,這些「集體描述」呈現了一種敘述的系統。本文觀察《金虜節要》、《松漠紀聞》、《神麓記》、《金虜圖經》、《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續編兩朝綱目備要》等7 種宋人文獻的「集體描述」,說明其傳承關係,並以《金史》比對其中紀錄。觀察之後有三點認識:第一,目前可見的「集體描述」,存在著以李心傳著作為樞紐的敘事系列。第二, 這些「集體描述」的取捨與內容,具備了由全面到片面,由模糊到確實的變化趨勢。第三,這些「集體描述」中的金太祖諸子描述,宗弼、宗望、宗輔、宗峻、宗幹等5人較為清楚而豐富,宗傑、宗雋、宗強、宗敏等4人的描述較為模糊而簡略,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或與他們曾否參與對宋征戰,以及是否身為皇帝之父有關。Item 金代宮中承應人的選任制度(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13-06-??) 陳昭揚; Chen, Chao-yang宮中承應人, 既是金朝高階官員的主要來源, 也是當時政壇的活躍者。目前的學界研究,基本上已能確定宮中承應人的政治作用,但是對其人員管理機制,分析仍較有限。本文將由編制與階序出發分析宮中承應人的選任制度及其運作,同時也將觀察宮中承應職體系的分工與分層。又因部分高階宮中承應人也能選自其他的宮中承應人,本文也將討論宮中承應職內部的遷轉機制。文中將說明三點:一、金朝宮中承應職已經建有初步的等級階序;二、宮中承應人的主要選取標準有前任職務、才幹、家世等三項;三、金朝將利用職務等級階序簡單安排承應人的選遷秩序,不過其秩序的規律與穩定度仍不及外朝職務。透過選任制度的分析,既可得知造就宮中承應人身份特徵的制度來源,也能得知金朝對宮中承應任人的選任制度有許多不同於漢人王朝對待同類性質的職務與人員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