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學報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38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書寫本土與面向世界:論黎紫書小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6-12-??) 石曉楓; Shih, Hsiao-feng黎紫書原名林寶玲,1971年生於馬來西亞怡保,曾於《星洲日報》擔任記者12年,為馬華在地重要的女作家之一。其小說除了書寫馬共等重要的歷史素材之外,更著重於從人的生命困境出發。本文討論範疇涵蓋其《天國之門》(1999)、《山瘟》(2000)、《出走的樂園》(2005)、《野菩薩》(2011)、《未完‧待續》(2014)諸短篇小說集以及長篇小說《告別的年代》(2010)。論文首先指出黎紫書以文學獎的參賽為創作起點,一方面借鑒中國作家濃烈而流麗的敘事風格,一方面適時加入地方元素,但其實從初入文壇起,便表現出對某些普遍性主題的關注。其次發展、論證作家希望超越本土,以面向世界自詡的創作走向。最後討論在黎紫書的書寫裡,呈現出何種馬華文學的特殊風貌?她又如何以不同的語言表現和意識型態,回應當今的華語語系脈絡?而在此超越的過程裡,還可能存在著何種隱憂?由此提出對其創作的反思。Item 文學作為「搵學」:陳黎詩中的文字灘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6-12-??) 楊小濱; Yang, Xiao-bin本文通過拉岡對於「搵學」及其相關概念的闡述,探討陳黎詩如何通過文字意義上的塗抹、廢棄等策略來建立新的詩學範式。陳黎的許多詩作經由對漢字的創造性或破壞性處理,瓦解了原有的符號構築。可以說,陳黎精妙地體現了拉岡理論中對文字的絕爽意味的揭示,並通過對於創傷性絕爽的鋪展,挑戰了神聖符號的壓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