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學報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3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從「心之知覺」論朱子之「心」的道德動能——從「知覺是智之事」談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5-06-??) 黃瑩暖; Huang,Ying-nuan
    關於朱子(名熹,1130-1200)理氣論、心性論與工夫論的詮解,自牟宗三先生(1909-1995)判朱子思想型態為「別子為宗」、「他律道德」之後,迄今仍是學界爭論的議題。此中主要由於朱子以理氣概念來說心性,因此牟先生指出朱子所言之「心」為一形而下的氣心,不能作為道德主體。本文從朱子原典文獻中,舉出朱子批謝上蔡(名良佐,1050~1103)「以覺言仁」的言論、朱子論「人心、道心」言論、論喜怒哀樂未發時之心的狀態,以及其「智藏」思想等相關資料,深入析解,論證朱子「心之知覺(虛靈明覺)」具有道德動能之義,並立基於原典文獻的基礎上,對朱子「心之知覺」的相關言論進行同情的解析與脈絡的連類,期能提出朱子心論的另一種詮解進路。
  • Item
    從「心之知覺」論朱子之「心」的道德動能——從「知覺是智之事」談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5-06-??) 黃瑩暖; Huang,Ying-nuan
    關於朱子(名熹,1130-1200)理氣論、心性論與工夫論的詮解,自牟宗三先生(1909-1995)判朱子思想型態為「別子為宗」、「他律道德」之後,迄今仍是學界爭論的議題。此中主要由於朱子以理氣概念來說心性,因此牟先生指出朱子所言之「心」為一形而下的氣心,不能作為道德主體。本文從朱子原典文獻中,舉出朱子批謝上蔡(名良佐,1050~1103)「以覺言仁」的言論、朱子論「人心、道心」言論、論喜怒哀樂未發時之心的狀態,以及其「智藏」思想等相關資料,深入析解,論證朱子「心之知覺(虛靈明覺)」具有道德動能之義,並立基於原典文獻的基礎上,對朱子「心之知覺」的相關言論進行同情的解析與脈絡的連類,期能提出朱子心論的另一種詮解進路。
  • Item
    對牟宗三以「覺悟說」詮釋朱陸之爭的方法論反思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3-06-??) 杜保瑞; Duh, Bau-ruei
    本文討論牟宗三先生於《從陸象山到劉蕺山》書中對朱陸之爭的意見,本文之作採地毯式逐章逐節討論的模式,聚焦於第二章的後段。在該書第二章後半段的討論中,牟先生愈發能認識朱熹學說的要點,因此就愈發地將象山之說轉入覺悟、頓悟等近禪之型態來詮釋,雖然,這正是為反駁朱熹以象山是禪的攻擊。本文之作,即是要指出,並不存在牟先生所說的朱熹認知型的理論模式,牟先生討論的結果,只是嚴重地犧牲了朱熹文本的哲學意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