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研究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10
Browse
Item 無伴奏合唱曲━《原音》創作理念與指揮詮釋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4-11-??) 莊文達; 孫愛光; Wen-Ta Juang; Ai-Kuang Sun《原音─為無伴奏合唱曲》是筆者結合原住民音樂素材與新的樂念與聲響色彩,並植根於本土情懷的理念,育蘊而成的作品。創作之基本理念主要是以臺灣本土原住民曲風為主,臺灣原住民主要以馬來─玻里尼西亞(Malayo- Polynesian) 語系為主, 因此本曲取名為「原音」(The Sound ofAustronesian),象徵著在南島語系各民族濃郁的原始風格。本文著重描寫樂曲形式內容及指揮詮釋,將重心集中於「創作形式與技巧」、「創作理念的內涵」、「指揮詮釋觀的體現」三大方面,剖析本曲所想表達的中心思想,其中將深入描述原住民語言素材與音樂的密合,包括韻律、旋律、風格及歷史背景發展脈絡,集合不同原住民音樂素材,並融入於本曲的創作架構,盼能以現代作曲技法呈現臺灣最原始的音樂面貌。Item 無伴奏合唱曲━《原音》創作理念與指揮詮釋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4-11-??) 莊文達; 孫愛光; Wen-Ta Juang; Ai-Kuang Sun《原音─為無伴奏合唱曲》是筆者結合原住民音樂素材與新的樂念與聲響色彩,並植根於本土情懷的理念,育蘊而成的作品。創作之基本理念主要是以臺灣本土原住民曲風為主,臺灣原住民主要以馬來─玻里尼西亞(Malayo- Polynesian) 語系為主, 因此本曲取名為「原音」(The Sound ofAustronesian),象徵著在南島語系各民族濃郁的原始風格。本文著重描寫樂曲形式內容及指揮詮釋,將重心集中於「創作形式與技巧」、「創作理念的內涵」、「指揮詮釋觀的體現」三大方面,剖析本曲所想表達的中心思想,其中將深入描述原住民語言素材與音樂的密合,包括韻律、旋律、風格及歷史背景發展脈絡,集合不同原住民音樂素材,並融入於本曲的創作架構,盼能以現代作曲技法呈現臺灣最原始的音樂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