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1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臺灣饒平裔原鄉之歷史語言及地理意涵探討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2014-12-01) 韋煙灶
    本研究嘗試透過地圖操作,以及整合歷史學、地理學及族譜等文獻的分析,梳理多數臺灣饒平裔家族之原鄉-元歌都(饒北地區)的歷史區域特色,並嘗試解析元歌都地域進入漢文化區的時程。具體操作上,利用族譜對比、整合元歌都相關姓氏所載入墾年代地史料及所使用方言等資訊,以釐清饒北地區宗族的歷史地理脈絡。利用閩、客式地名,作為劃分饒平閩、客歷史方言區界線的操作型定義,以釐清饒平裔宗族在清代渡臺之初的閩、客族群屬性的歸屬。比較饒平閩、客歷史方言界線與現今饒平方言界線發現,這兩條方言界線相去不遠,在研究實務上顯示,本研究所設計的歷史方言界線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此外,研究發現在饒北地區,某些宗族以「寧化石壁」作為祖居地的說詞,可能是虛構的宗族遷徙史;也就是說,以「寧化石壁」作為辨識客家的指標,必須針對個別宗族的情況逐一檢核,方可確定。
  • Item
    詔安客家族群空間分佈的歷史地理詮釋
    (中國地理學會, 2013-06-01) 韋煙灶
    本研究嘗試透過地圖操作、歷史與地理文獻的整合分析,來呈現詔安客原鄉-詔安二都的區域特色,並嘗試解析詔安客家原鄉之地域漢人入墾的時程。具體操作是利用詔安客原鄉與渡臺宗族族譜等的對比,彙整《詔安縣地名志》所列姓氏、聚落地名及所使用方言等資訊,以釐清詔安客家區域形塑的歷史地理脈絡。首先,利用「地名志」中詳實的自然村聚落、宗族及使用語言等,建立清晰的詔安閩、客界線,以避免後續研究對族群認定的混淆;其次,以「地名志」中所列舉的各自然村聚落姓氏宗族資訊,作為探究詔安客區宗族社群的地理分布與同姓聚居的單姓聚落社會結構;再者,利用相關的地名資訊進行空間分析,以推導出許多有研究價值的地理資訊。最後回過頭來,檢視在臺灣,詔安客主要分布鄉鎮及其優勢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