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建構優良數學普及書籍指標
    (2021) 楊清源; Yang, Cing-Yuan
    本研究目的有二:建構優良數學普及書籍指標,以及應用指標分析不同類型的數學普及書籍。針對第一個研究目的,本研究採取文獻探討法、德懷術與焦點團體討論,以洪萬生等人(2009)的優良數學普及作品標準為主要參考依據,藉由數學普及書籍與書評定義指標內每個子維度1至5星等的定義及對應例子,初步建構優良數學普及書籍指標,形成第一回德懷術問卷。以14位專家學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兩回德懷術問卷調查,透過專家意見與統計結果,以及與焦點團體討論,判斷專家意見是否收斂、指標是否有越修越好的趨勢,確定優良數學普及書籍指標。針對第二個研究目的,本研究採取內容分析法,從2021年臺灣數學史教育學會推薦書單,依據數學普及書籍(包含數學小說類、趣味數學類、數學知識演化史類及數學教育議題反思類),每類挑選2本,共挑8本數學普及書籍作為研究對象。再以優良數學普及書籍指標作為分析架構,分析不同類型的數學普及書籍之特色。本研究主要結果如下:優良數學普及書籍指標包含三個維度「A. 知識的實質內容」、「B. 形式或表達」、「C. 內容與形式如何平衡」,再細分為15個子維度,分別為A-1認識論面向、A-2方法論面向、A-3歷史或演化面向、A-4哲學面向、A-5教育面向,以及A-6與自然科學、人文社會乃至生活經驗的連結;B-1創新手法、B-2數學知識的洞察力、B-3歷史事實的洞察力、B-4異文化的啟蒙意義、B-5忠實可靠的參考文獻、B-6敘事的趣味性、可及性與一貫性,以及B-7中譯本的品質;C-1青少年層次和C-2教師層次。其中,每個子維度皆有1至5星等的定義與其對應的例子。
  • Item
    數學素養相關指標之研究
    (2018) 張珈華; Chang, Chia-Hua
    本研究旨在建構一套適用於以素養為導向的數學課程之指標體系,並作為發展教師在教學上的指標指引,以及教師評量學生數學素養之參考。為了達到研究目的,研究者以文獻探討法和團體焦點法作為指標建構的基礎,並以德懷術作為主要研究方法來進行研究。 首先,探討相關文獻的探討以及進行三次專家焦點座談,瞭解數學素養的意涵,並歸納出數學素養在教學層面上的組成元素,以及建構初步的數學素養教學指標,並編製成「數學素養教學指標」之問卷初稿。藉由前德懷術問卷調查,根據專家的意見回饋做研究架構的修正,並形成第一回問卷。最後,以32位專家學者為研究對象,進行三回德懷術問卷調查,透過給予的意見回饋和數據資料的統計結果,分析並討論專家小組對本研究「數學素養相關指標」的意見是否達成共識性。 本研究結果如下: 1.數學素養相關指標包含「A.意涵」、「B-1.知識」、「B-2.運用」、「B-3.觀感」、「B-4.學習」、「C1.教材」、「C-2.教學策略」、「C-3.評量」等八個面向,共68個指標。 2.根據三回問卷的專家意見回饋內容,以及數據分析的結果,專家們的意見有逐漸收斂的傾向,且共識性也逐回提高,因此判定本研究數學素養教學指標的架構具有嚴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