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8
Browse
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脊髓小腦運動失調症:SCA2、SCA14的遺傳檢測及擴增SCA17 TBP蛋白與HMGB1蛋白的交互作用分析(2007) 陳襄銘; Hsiang-Ming Chen脊髓小腦運動失調症(Spinocerebellar ataxia;簡稱SCA),為一種異質性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大部分起因為特定基因上三核苷重複擴增的結果,患者在小腦、腦幹、脊髓以及週邊神經系統會出現漸進式的退化現象。現在已知的脊髓小腦運動失調症約有28種亞型,本研究第一部份將重點放在屬於三核苷重複擴增的第二型(SCA2)以及不屬於三核苷重複擴增的第十四型(SCA14)的遺傳分析。這兩型的致病原因分別為Ataxin-2基因的CAG三核苷重複擴增和protein kinase Cγ (PRKCG)基因的突變。首先會對長庚醫院神經內科所提供的正常人(179位)、運動失調症(ataxia)患者(15位)、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患者(137位)、失智症(dementia)患者(124位)、震顫(tremor)患者(84位)及其他神經疾病患者(舞蹈症、肌張力異常症等,41位)進行SCA2 CAG三核苷重複擴增的分子檢測,結果並未發現任何Ataxin-2 CAG重複擴增的等位基因。在SCA14的遺傳分析方面,利用PCR增幅及DNA定序,檢視了30位帕金森氏症徵候群(Parkinsonism)患者PRKCG基因最常被報導發生突變的表現子(exon) 4及5,結果亦未發現任何突變。本研究的第二部份著重在分析SCA17 TBP蛋白與HMGB1蛋白的交互作用。首先製備包含20、45、61個麩醯胺的N端TBP (nTBP-Q20/Q45/Q61)及全長TBP (fTBP-Q20/Q45/Q61)的GST融合蛋白,再利用石英晶體微量天平(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來量測TBP重複擴增對其與HMG1分子間交互作用的影響,結果發現N端TBP或全長TBP與HMG1之間的交互作用相同,但不同polyQ長度之TBP蛋白與HMG1之間的交互作用不同,其中以nTBP-Q45的結合力最強(ΔHz = 13.0),nTBP-Q61的結合力最弱(ΔHz = 4.3)。故推測HMGB1可能和TBP的polyQ部位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