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4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日治時期臺灣西洋畫家的收支與美術市場研究
    (2023) 張玉旻; Chang, Yu-Min
    本論文以台灣第一代西洋畫家為研究對象,探討他們在日治時期學習繪畫到成為畫家之過程中的支出與收入,以及整體社會中西洋美術市場的形成。本文嘗試運用報章雜誌、檔案文書、日記資料、私人信件、畫家回憶錄等資料,針對台灣西洋畫家在求學時與工作後等經濟生活層面的收支情形,重構日治時期西洋畫學習、畫材購買、畫作販售、作品訂價等狀況。本文希望能探究日治時期的西洋畫家收支情形,與增進對當時美術市場的了解。經由本論文的研究,可得知1920年代,台灣有志學習西洋畫的青年,由於台灣美術資源缺乏,他們必須透過函授教材,或赴東京留學來學習。材料費、留學學費與生活費,均造成不小的經濟負擔。 1930年代後的台灣西洋畫家,獲取收入的方式僅有在展覽會販售作品、接受贊助委託與從事正職工作這三種管道。展覽會作品販售狀況以個人展覽會販售情形較佳。官方展覽會的販售狀況,取決於價格與社會經濟環境影響。在作品贊助委託方面,贊助者則多在有紀念性的事件上邀請畫家繪畫。因畫作購買者僅限於少數的中上階層,使得畫家來自販售作品的收入十分不穩定。他們必須有一份穩定的正職工作,才能支撐起家庭支出與自身畫業。本論文認為,日治時期,因為近代化城市的興建,與新式教育的推行,西洋畫的受眾逐漸形成。由於此時畫家販售畫作的主要途徑為展覽會,畫家會根據不同的展覽會銷售場合而採取不同的畫作訂價,吸引觀眾的目光,來增加販售繪畫的機會。他們透過入選官方展覽會來取得名氣,藉此宣傳並表現自己的繪畫技巧,而後舉辦個人展覽會,吸引買家向他們訂購畫作。因此,他們必須在創作中迎合官展品味,也必須表現出個人特色,更要符合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