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育月刊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62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以結構式探究教學促進國小學生了解證據和從事論證之行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2014-12-??) 董又愷; 林樹聲; Yu-Kai Tung; and Shu-Sheng Lin本研究旨在應用結構式探究教學促進國小學生了解證據和從事論證,同時也探究此一教學實踐上的問題與解決之道。研究採行動研究,以研究者任教的四年級三名學生為對象。授課主題為「交通工具、時間的測量」兩個單元,教學時間歷經兩個月,每週三節課。收集的資料包括「證據概念問卷、論證問卷、學習心得單、半結構式訪談資料、課堂師生對話、教師日誌」等。研究結果顯示:三位學生在教學後對「證據從何而來、證據呈現的形式、如何評估證據的信、效度、利用證據作論證」,皆有更多的了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遭遇到的問題包括學生「不知道收集的資料可作為證據、不知道如何判斷證據的強弱、不知道如何利用證據證成論點」等。針對這些問題,研究者查閱資料、與指導教授討論後,修正教學。在之後的教學中,教師就不斷地提醒學生有說服力的解釋包含「證據」、「主張」和「理由」,並引導學生「說清楚」自己提出的解釋,藉此訓練學生「提出證據」及「證成論點」,學生的問題因而獲得改善和解決。Item 實施議論文寫作活動提升國小學生論證與寫作能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2014-04-??) 張緯文 林樹聲; Wei-Wen Chang Shu-Sheng Lin本研究旨在應用議論文寫作活動提升國小學生論證與寫作能力。研究採單組前、後測設計,對象為台灣中部地區某國小31名六年級學生。教學以「國光石他的興建」為主題,進行為期3週,每週2節課的活動。學生在教學前、後,分別針對「國光石化的興建、風力發電機設置」兩個議題,進行議論文寫作。研究結果顯示:在「國光石他的興建」中,學生提出論點、反論點、反駁與論證總分,後測平均得分均顯著高於前測。(< p.05),寫作能力後測平均得分亦顯著高於前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