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1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5
  • Item
    排球舉球員表現效益評定標準之研究分析
    (2022) 吳致廷; Wu, Chih-Ting
    本研究主要探討大專舉球員評定標準與本研究新編舉球員評定標準之差異情形,目的:ㄧ、編製排球舉球員表現效益之評定標準,二、依本研究新編評定標準分析比賽結果舉球技術排名與大會舉球技術排名之差異。方法:ㄧ、編製排球舉球員表現效益之評定標準採用深入訪談法,以晉級110大專排球公開一級男子組決賽之選手及教練為訪談對象,調查專家學者對大專舉球評定標準及本研究新編舉球員評定標準之看法。二、依本研究新編舉球員評定標準針對110大專排球公開一級男子組決賽進行實地研究分析。結果:ㄧ、專家學者認為大專舉球員評定標準的內容有待商榷,並肯定本研究新編舉球員評定標準。因此,期盼能透過實地研究110大專排球公開一級男子組決賽,探討大專舉球技術排名與本研究舉球技術排名之差異性。二、依本研究新編舉球員評定標準實際登記比賽之結果,發現本研究依多項指標之排名結果,異於大專單一指標之排名結果,且本研究提出之舉球員評定標準能更有效體現舉球員技術之內涵。結論:舉球員評定標準需加入不同指標,舉球員球質好壞、攻擊手表現情形和一傳接離好球位情況下的評定標準及記錄人員的選用原則,如此不僅能增進我國舉球員舉球技術也能降低記錄員判定上的失誤率,提供給往後辦理排球比賽相關人員對舉球員評定標準之參考。
  • Item
    2019 年台中銀行盃女子排球邀請賽得分技術之研究
    (2021) 宋宇蓉; Song, Yu-Rong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討 2019 年亞洲排球俱樂部女子排球邀請賽,在四項得分技 術上 (發球得分、攻擊得分、攔網得分、對方失誤得分) 的差異與成績之相關。 方法:其數據資料,由本大會 (VIS) 技術小組所公布四項得分因素 (攻擊得分、 攔網得分、發球得分、對方失誤得分) 作為研究資料,提供十場三十四局的比賽 紀錄,「中國人纖 (4 場、15 局)、極速超跑 (4 場、13 局)、日本 (4 場、12 局)、 泰國 (4 場、14 局)、印尼 (4 場、14 局)」分析參賽對手比賽中的發球得分、攻 擊得分、攔網得分、對方失誤得分等技術,對比賽勝率之影響,並進行統計分析。 本研究應用灰色系統理論 (Grey System Theory) 之關聯分析法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以比賽勝率為參考函數、四項得分技術為比較函數,加以探討四項得 分技術與比賽勝率間關聯程度,本研究所得結果如下所述: 一、參賽隊伍四項 得分技術單局平均得分其排序如下:(一)攻擊得分:1.日本隊 16.5 分,2.極速超跑隊 12.53 分,3.泰國隊 11.85 分,4. 中國人纖隊 11.2 分,5.菲律賓隊 10.64 分。(二)發球得分:1.日本隊 2 分,2.極速超跑隊 1.46 分,3.泰國隊 1.21 分,4.中國 人纖隊 1.06 分,5.菲律賓隊 0.93 分。(三)攔網得分:1.泰國隊 2.75 分,2.極速超跑隊 2.15 分 3.中國人纖隊 1.73 分, 4.日本隊 1.58 分,5.菲律賓隊 1.42 分。(四)對方失誤得分技術:1.中國人纖隊高 5.66 分,2.泰國隊 5.21 分,3.極速超跑 隊 5.38 分,4.日本隊 4.91 分,5.菲律賓隊 4.85 分。i 二、透過研究結果顯示,發現影響比賽成績表現的高低順序為攻擊得分、對方失 誤得分、攔網得分、發球得分,而中國人纖隊與極速超跑隊兩隊伍在此賽事中, 都未能準確發揮發球技術及攻擊技術的水準,就此,建議往後實務訓練時,能著 重在訓練基本技術上,並強化發球技術的多變性及威脅性與穩定度,提升全方位 的基本技術訓練,同時以賽做為借鏡參考,以便在日後國際賽中有所突破,期盼 往後能有更好的技術基礎與成績表現。
  • Item
    彩虹團體在女子排球的影響
    (2019) 張瓈文; Chang, Li-Wen
    本研究目的:透過大專聯賽公開一級女子同志選手探討其在球場表現及影響。研究方法:採用問卷收集各大專女子排球公開一組前八強隊伍調查同性戀選手所佔的比例後,採用立意取樣與滾雪球抽樣的方式增加訪談對象,對象為國內大專排球公開一女子組前四強為受訪對象進行半結構式訪談。結果發現:大專選手中147份為有效問卷裡,同性戀佔其中的34%,而深入了解同性戀的運動歷程中某部分的同性戀選手會受到教練的不平等對待,另一部分的選手遇到的教練是以成績為主,心理理為輔,較無差別對待,而關於隊友方面皆不干涉,不論是對異性戀或同性戀隊友,相處方式是一樣的,不因性別而有所排斥。而對競技場上貢獻較多傾向因情感上寄託進而促使自身運動表現提升;競技場上限制較多來自外在輿論及家人排斥同性戀因素而影響球場表現,結論:從教育教導正確的性別觀念,了解同性戀並無不同於他人,適當的了解女同性戀運動員,她們無顧慮定能提升運動表現,提供給體育相關人員對女同性戀選手之參考。
  • Item
    腹直肌疲勞對下肢跳躍表現與著地負荷的影響
    (2013) 黃膺喆; Ying-Che Huang
    排球選手在比賽中會有反覆的跳躍著地動作,使下肢承受相當大的負荷。下肢關節疼痛是排球選手常抱怨的運動傷害。從以前的研究得知,核心肌群的穩定在四肢快速移動前扮演極重要的角色。目的:腹直肌疲勞對下蹲跳(CMJ)與扣殺式跳躍(SPJ)的跳躍表現與著地負荷的影響。方法:健康的優秀大專男子排球選手12名。使用三維動作分析系統、測力板與表面肌電收集參與者下蹲跳和扣殺式跳躍時腹直肌與下肢肌群活動的關連性。收集前測資料後,介入腹直肌訓練約10分鐘,並立即收取後測,比較腹直肌疲勞前後的影響。統計使用成對樣本t檢定,顯著水準定為α=.05。結果:腹直肌疲勞後,質心最低位置提高,跳躍最大高度降低。起跳腳踝關節力矩減少,制動腳負荷比率增加。結論:腹直肌疲勞後,選手無法完全下蹲,導致跳躍表現變差;著地時的策略改變,造成制動腳負荷變大。教練可針對選手的核心肌群加強訓練,以增加選手運動表現的穩定度及降低下肢傷害的風險。
  • Item
    2012年倫敦奧運女子排球資格賽得分因素與比賽成績之關聯研究
    (2013) 陳婉菁
    本研究目的在於分析2012年倫敦奧運女子排球資格賽所有參賽隊伍所有比賽場次(共計28場、97局)之四項得分技術因素(攻擊得分、發球得分、攔網得分、對方失誤得分,對比賽勝率之影響。本研究應用灰色關聯分析法,以比賽勝率為參考函數、四項得分因素為比較函數,加以探討不同四項得分因素與比賽勝率間關聯程度,本研究所得結果如下所述: ㄧ、所有隊伍四項得分技術因素單局平均得分其排序如下所述: (ㄧ)扣球得分技術表現方面1.古巴隊得分341分,單局平均得分14.24分,2.賽爾維亞得分329分,單局平均得分13.73分,3.韓國得分318分,單局平均得分13.82分,4.日本隊得分314分,單局平均得分10.42分,5.泰國隊得分304分,單局平均得分13.75分,6.俄羅斯隊得分301分,單局平均得分13.73分 7.祕魯隊得分256分,單局平均得分11.58分,8.中華台北獲得199分,單局平均得分9.47分敬陪末座。 (二)攔網技術得分,分別為:1.俄羅斯隊85分,單局平均得分3.86分。2.賽爾維亞隊80分,單局平均得分2.61分。3.韓國隊70分,單局平均得分3.22分。4.古巴隊70分,單局平均得分2.81分。5.日本隊63分,單局平均得分2.61分。6.祕魯隊40分,單局平均得分1.82分。7.泰國隊39分,單局平均得分1.83分。8.中華台北獲得25分,單局平均得分1.19分。 (三)發球得分技術分別為:1.賽爾維亞隊36分,單局平均得分1.42分。2.日本隊35分,單局平均得分1.72分。3.古巴隊32分,單局平均得分1.33分。4.泰國隊30分,單局平均得分1.35分。5. 韓國隊28分,單局平均得分1.72分。6. 祕魯隊25分,單局平均得分1.11分。7.中華台北隊17分,單局平均得分0.80分。8.俄羅斯隊15分,單局平均得分0.67分。 (四)對方失誤得分技術方面,依序排列順序分別為:1.日本隊149分,單局平均得分5.53分。2.俄羅斯隊138分,單局平均得分6.32分。3.賽爾維亞隊127分,單局平均得分4.95分。4.韓國隊122分,單局平均得分5.33分。5.中華台北隊114分,單局平均得分5.42分。6.泰國隊113分,單局平均得分5.14分。7.祕魯隊91分,單局平均得分4.14分。8.古巴隊87分,單局平均得分3.76分。 二、本研究運用灰色關聯分析,依據計算所得結果得知影響參與本屆賽事參賽隊伍所有場次之關聯度排序為:1.扣球得分(r=0.92)2.對方失誤得分(r=0.83)3.攔網得分(r=0.79) 4.發球得分(r=0.77)。 三、藉由研究結果得知,中華台北女子排球隊於本屆賽事四項得分因素,除對方失誤排名第五及發球得分技術排名第七外,其餘兩項技術均排名最後,因此,懇切建議,未來國家女排欲參與國際賽事,應當先行強化扣球技術與攔網技術。
  • Item
    國內優秀男子排球比賽不同進攻時機攻擊之分析-以98年全國運動會為例
    (2010) 張建邦
    本論文主要探討國內優秀男子排球比賽在不同進攻時機的攻擊戰術、攻擊位置及扣球型態的運用與得分情形,以98年全國運動會男子排球賽前四強優秀隊伍(臺中縣、臺北市、臺北縣、屏東縣)為研究對象,經過資料整理後,分別以樞紐分析交叉比對進行統計分析,再以描述性方式排列。 研究結果顯示:一、在不同進攻時機戰術型態運用得分情形中,接發球進攻部分,除了臺北市是以距離差得分比率最高以外,臺中縣、臺北縣及屏東縣皆以時間差攻擊戰術得分比率最高;由防守後反攻的戰術來看,臺北縣及臺北市以距離差戰術得分較多,其他兩隊則以修正球戰術為主要運用戰術。二、在不同進攻時機之位置運用得分情形中,接發球進攻部分,除了臺北縣是以3號位置攻擊得分比率最高外,臺中縣、臺北市及屏東縣皆以4號位置攻擊得分比率為最高;而在防守後反攻時,全部隊伍皆以4號位置得分比率最高。三、在不同進攻時機之扣球型態運用得分情形中,四支隊伍在接發球進攻與防守後反攻部分皆以平拉開扣球得分比率最高。 由此結果進一步分析、探討則可得知:一、在不同進攻時機之攻擊戰術型態運用得分情形部分,接發球進攻大部分以時間差攻擊戰術得分比率最高;而防守後反攻的戰術大部分以修正球戰術為主要運用戰術。二、在不同進攻時機之攻擊位置運用得分情形部分,接發球進攻或防守後反攻皆以4號位置得分比率最高。三、在不同進攻時機之扣球型態運用得分情形部分,不論在接發球進攻或防守後反攻部分皆以平拉開扣球為主要得分方式。
  • Item
    不同練習方法對排球接發球之影響
    (2014) 王彥傑; Wang, Yen-Chieh
    問題背景:接發球是排球基礎且重要的技術,有良好的接發球技術,可以增加第一波攻擊的優勢,進而增加比賽獲勝的機率。然而,要有良好的接發球要先有好的傳球能力。目前,常見的練習方法為對空傳球或是低手對牆傳球,這些方法真的對實際接發球會有效果嗎?目的:探討低手對牆傳球練習與場地練習對排球接發球表現之影響。方法:16名實驗參與者在進行低手對牆測驗與場地接發球測驗之前測後,隨機分為低手對牆傳球組與場地接發球組,進行每週兩次,一次20分鐘,共四週的練習。低手對牆傳球組在規定的範圍內進行低手對牆傳球練習,場地接發球組在場地六號位上進行接發球練習。四週練習後進行後測。低手對牆傳球測驗的得分與場地接發球測驗的得分分別以混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2組別X前後測)考驗不同練習方法學習效果的差異。結果:低手對牆傳球組與場地接發球組在各自的練習上皆有進步,但兩組之間互相沒有遷移。結論:練習 那種技能動作只對那種動作有效果。
  • Item
    排球快攻在不同舉球位置與戰術應用之分析
    (2014) 黃培閎; Huang Pei Hung
    目的:快攻是所有進攻戰術中首先發動的位置,它的表現足以影響團隊戰術的後續發揮,當我國選手在進攻端面對較高大的隊伍時,戰術的設計與應用就顯得重要,它不僅有定點以及個人移位的進攻之外,在世界各國的快攻戰術有逐漸開網的趨勢,加上其先天的高度優勢使快攻更俱破壞性。因此,本研究目的為統計中華隊在快攻戰術的分配狀況以及不同舉球位置與快攻戰術應用的關聯性,針對其得分情形採取可行的改善方針。 方法:本研究以2013年天津東亞運中華男子排球隊為分析對象,於前排攻擊區自定義8個位置,拍攝5場比賽共19局,以系統性影片觀察記錄方式,採描述統計方法與卡方檢定進行資料分析。 結果:快攻戰術應用主要集中在中間區域2、3、6等三個位置,靠網的2、3區域有80%的成功率,而區域6的修正快攻戰術也有70%的成功率,由此顯示,離網修正快攻的應用是可行的,若能在攻擊位置上嘗試調整成開網快攻,將繼續比賽的情況轉變為更有利的得分結果,對於戰術的表現和比賽結果都會有正向的影響。
  • Item
    2006年與2014年亞運女子排球得分因素與比賽成績之關聯研究
    (2015) 曾華鈺; Tseng, Hua-Yu
    本研究目的以2006年杜哈亞運中華台北女子排球隊與2014年仁川亞運中華女子排球隊所有對戰球隊場次其各項得分技術及比賽勝率進行統計分析,主要探討2006年與2014年亞運中華女子排球隊所有對戰球隊場次所有對戰球隊各場次之四項得分技術之高低排序與所有對戰球隊場次所有對戰球隊各場次之四項得分技術與比賽成績之關聯程度。研究方法利用灰色關聯分析系統進行深入相關分析研究,求得四項得分技術與比賽勝率間關聯程度,研究結果顯示,在2006年杜哈亞運中華台北女子排球隊所有對戰場次其四項得分技術與勝率之間皆達 r>0.5 以上之相關,若依其大小順序排列,分別為:扣球得分(r1=0.86)、對方失誤得分(r4=0.83)、攔網得分(r2=0.73)、發球得分(r3=0.57),2014 年仁川亞運中華台北女子排球隊所有對戰場次其四項得分技,分別為:扣球得分(r1=0.70)、對方失誤得分(r4=0.62)、攔網得分(r2=0.47)、發球得分(r3=0.58)。 經由本研究結果分析中,發現2006年中華台北女子排球隊與2014年中華台北女子排球隊於四項得分技術表現上,都以攔網技術與發球技術其得分率為最低,建議在其未來實務訓練中,應優先強化其攔網高度與威脅性,提升發球技術之多變性與破壞性,藉以均衡中華台北女子排球隊全面技術之發揮,並注重基本動作培養與穩定性,減少比賽中自身技術失誤,以達到增加我方獲取勝利之機會。
  • Item
    大專女子排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信任對同儕關係與運動自信心之預測
    (2016) 蔡書涵; Tsai, Shu-Han
    本研究旨在探討104學年度大專校院排球聯賽公開甲一級領導信任對同儕關係與運動自信心之預測。以有晉級104學年度大專校院公開女子組甲一級複賽12隊伍的排球選手為對象,徵得同意後,並以「領導信任量表」、「同儕關係量表」與「運動自信心量表」分別測量選手知覺的教練領導信任、同儕關係與運動自信心,共發放有139份,有效問卷為137份,回收率為98.5%。所得資料經描述性統計、皮爾遜積差相關、獨立樣本t-test、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和簡單線性迴歸進行分析,結果顯示:(一) 104學年度UVL公開甲一級排球選手的教練領導信任中知覺到中高程度的教練領導信任;在同儕關係中的「信守諾言」最高,「社交技巧」最低;在運動自信心,以「社會支持」最高,「能力展現」為最低;(二) 104學年度UVL公開甲一級排球選手的教練領導信任在年齡、年級有顯著差異,而同儕關係中的年齡、年級、球齡及位置有顯著差異,運動自信心在球齡及位置上也有顯著差異存在;(三) 104學年度UVL公開甲一級排球選手的知覺教練領導信任與同儕關係中的「社交技巧」無相關,但與「信守承諾」、「情感依賴」兩個構面呈正相關,而與運動自信心的「技巧精熟」、「環境有利」無顯著相關,其他構面則呈現正相關;(四) 104學年度UVL公開一級排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信任可正向預測同儕關係的「信守承諾」和「情感依賴」;(五) 104學年度UVL公開一級排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信任能正向預測運動自信心中的「「生/心理準備」、「教練領導」、「能力展現」、「替代經驗」與「社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