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11
Browse
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臺灣青少年男子網球選手與挑戰賽選手主要比賽表現之分析(2014) 吳建志目的: 探討臺灣青少年男子網球選手與挑戰賽網球選手比賽中主要表現及其對比賽之影響。方法:本研究拍攝2014年三太子盃挑戰賽會內賽三十二強起至冠亞軍決賽(31場)和O.P.I.美傑仕盃全國A級青少年排名賽之16歲組八強起至冠亞軍決賽(7場)兩個不同層級賽事,共計38場比賽40名男子選手的比賽對戰實況為研究對象,並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對比賽進行統計分析。結果:一、不同層級選手在發球局三階段得分表現(直接得分,接拍得分與對峙得分)有交互作用存在(F = 69.326,p<.05),在直接得分、接拍得分方面,挑戰賽選手>青少年選手,在對峙得分方面,則為青少年>挑戰賽選手;二、在接發球局之接發回擊情況(被發球得分,攻擊性回擊與防守性回擊)有交互作用存在(F = 74.520,p <.05),在被發球得分方面,挑戰賽選手>青少年選手,而在攻擊性回擊與防守性回擊,則為青少年>挑戰賽選手;三、不同層級選手在保發率也有所不同(挑戰賽:80%;青少年:52%),在發球局時保發及破發球局之主要得分表現有交互作用存在(F = 508.646,p <.05),不同層級選手在發球優勢與對峙得分方面,保發球局>破發球局;四、挑戰賽冠軍選手與非冠軍選手在主要得分表現有交互作用存在(F = 8.614,p <.05),在發球優勢上,冠軍選手>非冠軍選手,在對峙得分與所有失分,非冠軍選手>冠軍選手。結論:一、在發球局得分表現挑戰賽選手是以直接得分,而青少年選手則是以對峙得分為主要得分表現;二、在接發球局不同層級選手皆是以防守性回擊作為主要回擊表現;三、發球優勢(直接得分、接拍得分)是挑戰賽選手成功保發的原因;四、發球優勢與接拍成功率是挑戰賽冠軍選手贏球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