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報社所有權轉移與市場導向之關聯性研究-以中國時報為例
    (2011) 邱槿桉; CHIU,CHIN-AN
      2008年6月發行58年、台灣媒體業龍頭之一的《中國時報》傳出無預警裁員,自此,中時集團求售,在2008年下半年的傳播圈即甚囂塵上。2008年11月4日中時媒體集團發表聲明表示,集團旗下包含中國時報、工商時報、中視、中天電視、時報資訊、時報周刊、商訊文化、中時電子報等全數交由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接棒經營,中時易主,文人辦報成為歷史,台灣媒體版圖出現重大變動。   由於旺旺集團在中國大陸的高投資,被外界視為是具親中色彩的企業,在兩岸關係越來越重視經濟發展和追求利益的情況下,深耕中國大陸市場的台商取得報社所有權後,在政治和經濟力量的拉鋸下,旺旺如何經營中時集團?《中國時報》兩岸新聞的報導又會產生何種變化?   本研究目的旨在分析台商取得媒體所有權,是否會影響媒體的經營與報紙的內容取向。據此,本研究利用個案分析方式,以市場導向新聞學為理論架構,採用「內容分析」研究方法,探究《中國時報》的新聞內容及廣告刊登等狀況,並輔以「深度訪談」了解《中國時報》之編輯中心管理情形與編輯策略,藉以觀察台商取得《中國時報》所有權後,其市場導向的變化。   研究者以《中國時報》所有權轉移前、後的兩岸新聞及廣告為研究對象。抽樣期間排除2008年12月旺旺集團全面接手經營《中國時報》前、後半年間,組織面臨所有權轉移的過度期及調整期,針對《中國時報》2008年6月以前,及2009年5月以後,兩階段各抽取1個月的兩岸新聞及廣告樣本進行研究。   內容分析結果發現,《中國時報》所有權轉移後,兩岸新聞的「報導量」顯著提升,「內容取向」也產生部分變化,包含:1.避開政治等敏感議題、2.重視「一般民眾」觀點、3.「評論類型」減少、4.「支持訴求」新聞量提升、5. 「正面」新聞增加。在廣告部分,本研究發現,旺旺取得所有權後,《中國時報》第一大落的廣告則數與版面未增加,但其版位分佈與廣告主有部分變化,包含:1. 新聞與廣告版面界線變模糊、2.前進大陸投資之建商、集團內產品的廣告量增加。   綜合「深度訪談」分析資料後發現,旺旺併購《中國時報》,企業化經營模式更著重成本控制及營運管理,而其重視大陸市場經營的程度,除了反映在兩岸新聞的報導量外,也反映在對兩岸訊息採取更友善的觀點及更多元的報導上。因此,本研究認為,台商經營媒體,其管理與編輯策略部分會受市場發展考量等因素影響,重視且慎選中國大陸訊息的提供,市場導向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