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5
  • Item
    網點位移加密技術運用於個性化郵票之顏色置換
    (2022) 吳慈祚; WU, Tzu-Zuo
    先前學者將個人化郵票結合網點位移藏密技術加入流水號,以肉眼無法直接察覺其藏密效果,需覆上柱狀透鏡方可解讀。惟其選定的藏密區域顏色範圍,是否為較優選擇,且藏、解密效果僅依靠人眼及覆上柱狀透鏡實際觀看,尚未建立評估模式,值得進一步研究。本研究延伸探討上述個人化郵票結合網點位移藏密技術,在RGB色彩空間,以每隔51階間隔,共216顏色取樣,將隱藏訊息置換洋紅版的內容,組成加密圖像輸出郵票,以目測、光柵及數位程式進行評估驗證,得出網點位移藏密最佳使用色彩範圍,同時比較先前學者所使用顏色與本研究216色藏密及解密效果差異,以得出藏、解密最優的顏色範圍,而本實驗證實最優加、解密的顏色範圍為中間調。關鍵字:網點位移、數位半色調、資料隱藏
  • Item
    混合網點數位浮水印應用於複印後圖像呈現黑白反轉之研究
    (2012) 顏銘佑; Yen.Ming-Yu
    實體浮水印的應用大多以文件複印後呈現文字藉此宣告版權,隨著文化創意產業的觀念在台灣的興盛並為產官學研各界的重視,許多商品的設計也朝向少量多樣的客製化發展,個人化商品的使用範圍廣泛,亦可以在筆記本、日記與重要文件上附加個人化的創意設計。本研究目的在提出以混合網點數位浮水印技術設計個人化圖像與文字內容的浮水印文件,並在文件複印後使圖像、文字黑白反轉。本研究是以調幅網點與調頻網點混合來設計圖像與文字內容的浮水印文件,複印後黑白反轉成負像,使文件在複印或掃描後改變文件上的圖像與文字內容。研究結果顯示本研究所發展的技術,無論是在重要文件、筆記本內頁、證書等紙本出版品,圖像與文字經複印後即可黑白反轉原稿的實體浮水印,藉此文件可以得到版權保護,並增添個人化出版品的創意及趣味性。
  • Item
    以正交線網浮水印為基礎之個人化郵票設計之研究
    (2012) 呂亞鴻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透過正交線網浮水印加密設計,應用於個人化郵票設計中。藉由正交線網加密技術,針對圖像的亮部及暗部進行調整與修正,並透過數位半色調技術,將連續調影像分別轉換為水平及垂直線網影像,另將隱藏的資訊透過邏輯運算合成新的影像,讓隱藏資訊的網線瑕疵更少且不影響人眼辨識,達到個人化郵票設計加密效果。使用者並可使用光學輔助儀器(光柵板)於模擬輸出之浮水印上進行解密以呈現隱藏訊息。本研究的個人化郵票設計能夠達到資訊隱藏的功能,並兼具美觀性及創新性,提昇個人化郵票等有價證券之附加價值。
  • Item
    改變文件複印後內容之混合網點數位浮水印技術
    (2012) 張維烝; Wei-Chen Chang
    隨者科技快速進步,印表機、影印機、掃描機等複製設備已逐漸的普及,透過這些儀器,便可快速及精準複製文件;然而,因複製科技的設備不斷的更新,偽造者亦可藉由這些設備製作出高品質的複製品,以致版權受到極大的威脅,以往版權宣告的浮水印技術大多是隱藏版權擁有者的圖案,但無法有效降低因非授權複印之損失;本研究目的在提出以不同網點所混合的數位浮水印技術,可以在複印後改變文件內容,使其複製後文件之內容與意義改變,達到版權保護的目的。本研究以混合調幅網點及調頻網點的方式來設計浮水印,藉由調幅網點與調頻網點在複印機或掃瞄機等不同的偵測設備上的取樣差異,浮水印經目視觀察時,此文件外觀及意義並無差異,但文件經由影印機或掃描器等設備複製後,原稿內容消失,而隱藏之浮水印即顯現,使非授權印製品無法有相同內容,甚至改變其意義,未來將此技術將可以應用於一般文化書籍或是漫畫書上,不僅可以宣告版權,更能嚇阻非授權複印。
  • Item
    紅外線浮水印嵌入個人化郵票之研究
    (2010) 呂章誠; Chang-Cheng Lu
    圖文複製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非法複製與偽造的氾濫,安全文件常會應用浮水印技術加強其安全性,個人化郵票是使用者可參與設計之有價證券。 本研究應用紅外線浮水印加密技術,將資訊嵌入於個人化郵票中。在紅外光線下,黑墨因為含碳黑物質,會吸收紅外線光,而青、洋紅、黃色墨則在紅外線下呈現透明之光學特性,以數位過網演算製作出不同線數之調幅網點所混合成的中性灰底紋,並將資訊隱藏其中。利用校正導表,以系統性的方式,找出隱藏紅外線浮水印的最佳匹配參數,另結合網點位移概念,隱藏其他資訊。將紅外線浮水印嵌入個人化郵票後,利用紅外線攝影裝置進行偵測並對浮水印解密還原。 實驗結果顯示,利用校正導表找出隱藏紅外線浮水印的最佳匹配參數,並成功製作出有紅外線浮水印之個人化郵票,且對浮水印解密還原,使個人化郵票能有二維條碼功能,且具有一般郵票的外觀,達到兼具美觀與實用性。
  • Item
    以紅外線浮水印為基礎之擴增實境創新研究
    (2010) 劉文心
    由於電腦科技及網路通訊技術的發達,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的應用日趨多元及普及化,然其使用上仍有諸多限制,尚無法完全符合人性化之使用介面,例如定位辨識用的圖案即違背使用者的視覺經驗。有鑑於此,本研究導入紅外線數位浮水印之方法於擴真實境介面,藉由實驗求取出最符合「人眼視覺」以及「機器讀取」此兩種不同閱讀介面的最佳平衡效果。目前的擴增實境介面通常為一平面印刷品與電腦動畫之互動連結,本研究運用紅外線數位浮水印技術,在製作紙本時並不需要採用特殊材料即可製作出隱藏之定位辨識圖案效果。運用本研究之擴增實境介面製作技術,可推廣運用至各式紙本印刷品及其應用之擴增實境環境上,也可使一般視覺讀取的紙本圖書附加電腦辨識及顯示功能並呈現立體物件及動畫效果,將平面印刷品做加值並應用及推廣使用於其他平台之上。
  • Item
    利用紅外線浮水印技術設計不同顯示效果之擴增實境辨識圖案
    (2014) 王俊賢; Wang, Chun-Hsien
    現今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在各領域的應用案例十分廣泛,如以教學為例,利用AR可提昇教學過程中的趣味性與多元性,增強學習興趣。但由於擴增實境辨識圖案於人眼閱讀並無意義,且會占據圖文版面影響閱讀效果,但假使將辨識圖案完全隱藏則可能產生使用者不知道有隱藏資訊存在之隱憂。 因此,本研究欲結合數位半色調技術與紅外線浮水印技術配合濃度匹配導表,製作不同顯示效果之擴增實境辨識圖案,使其能結合應用於產品中,使產品具有提示效果的隱藏浮水印,既能保持圖文版面的完整又能提示隱藏紅外線資訊之存在。 本研究主要使用數位半色調技術製作青(C)、洋紅(M)、黃(Y)三色墨與黑(K)墨匹配之濃度導表及紅外線浮水印,並可根據此導表製作出不影響閱讀行為又具提示隱藏資訊作用的半隱藏式擴增實境辨識圖案浮水印,使用者於觀看圖文版面時同時發現浮水印,即可得知存在隱藏資訊,並以紅外線偵測解碼可獲得擴增實境辨識圖案之隱藏資訊。 將此技術應用於擴增實境產品後,本研究將測試在不同的浮水印顯示效果之下,其偵測及觸發虛擬物件的效果是否會受到影響。經本研究成果證實,根據C、M、Y、K四色墨的匹配導表,可製作不同顯示效果的紅外線擴增實境辨識圖案浮水印,本研究之紅外線浮水印完全隱藏之匹配參數約為K墨20%、C墨31%、M墨35%、Y墨33%,半隱藏式則有兩種不同顯示效果範例,黑色突顯辨識圖案及辨識圖案反白,其濃度參數分別為比全隱藏之匹配濃度低的K墨20%、C墨31%、M墨31%、Y墨31%及比全隱藏之匹配濃度高的K墨20%、C墨36%、M墨36%、Y墨36%。而且本研究之不同顯示效果的紅外線擴增實境辨識圖案浮水印經紅外線儀器偵測解碼後皆可成功呈現擴增實境虛擬物件,可驗證紅外線浮水印的不同顯示效果並不影響其偵測成功率。
  • Item
    柱狀透鏡變圖技術與紅外線浮水印整合應用之研究
    (2014) 廖嬿貽; Liao, Yen-I
    隨著電腦科技的發展,人類對於圖文整合傳播方式的需求也逐步提升,進而促成了動態圖片的出現,而動態圖片可使圖像在同一平面上產生連續的變化,吸引人們的目光,近年來備受市場青睞。本研究運用數位過網技術結合柱狀透鏡(lenticular lens)變圖及紅外線浮水印之隱藏條碼,增加產品獨特性及防偽功能。首先以數位半色調技術設計多張屬於國人共同記憶之經典影像,以此為素材,透過影像處理合成,另添加紅外線浮水印之二維條碼,利用碳黑吸收紅外線,而青、洋紅、黃色等色料在紅外線下則幾乎呈現透明的特性,輸出具有隱藏資訊的浮水印二維條碼,將其輸出為灰階圖像並隱藏於特定彩色圖文之中,使人眼無法辨識。而後覆蓋柱狀透鏡聚焦,使其形成動態變圖效果,最後透過紅外線攝影裝置進行偵測,使隱藏的紅外線浮水印顯現。本實驗結果顯示,在視覺主觀觀測下,覆蓋柱狀透鏡組件聚焦呈現變圖的過程,可達到互動效果,並且無法察覺隱藏資訊;同時在紅外線偵測下,原有圖文消失而利用碳黑色墨所組成的二維條碼浮現,此二維條碼可置入額外隱藏之資訊內容與達到多重防偽之功效,並提高產品的獨特性。
  • Item
    藝術網點之加密設計研究—以傳統剪紙鯉躍龍門為例
    (2014) 謝恩平; En Ping Hsieh
    隨著文化創意產業的興起與產官學界的推廣,傳統文化元素活化與再利用的觀念也隨之興起。本研究透過對傳統民俗技藝 —剪紙藝術,加上印刷技術的應用,把兩種傳統技藝結合,產生複合性文創設計產品,以期有助於國內新興文創事業推廣發展。藉由以剪紙藝術結合圖像設計,完成剪紙藝術網點之構建並搭配印刷數位過網技術,同時鑲入預藏資訊於影像中,再經印刷輸出,試圖將傳統藝術與數位媒體科技連結。本研究主要是使用微結構與藏密兩種不同的網點技術,應用於一般印刷品影像內,對於一般印刷品而言,可印製出藝術性與獨特性兼具並含資訊隱藏的加值產品。研究中所設計的剪紙藝術加密網點主要分四個步驟;分別 是網點設計、網點加密、底紋建置與網點解密。首先,使用傳統剪紙圖案做為網點設計基礎元素,依據所傳達的目的與內容進行網點描繪設計,完成剪紙藝術網點。第二將剪紙藝術網點加密,並以正像與鏡像的圖案來表示 0與 1。第三進行剪紙藝術網點底紋建置設計。第四以掃描器擷取底紋影像,利用影像處理軟體偵測,即可解密出原先鑲入之資訊。本研究成功完成特殊設計的剪紙藝術網點,結合傳統剪紙藝術與安全文件資訊隱藏的功能,測試結果顯示,剪紙藝術網點亦能呈現漸層階調,同時承載加密訊息並透過放大鏡均得以辨識網點結構,更是首篇針對藝術網點加密與解密研究之學術文獻,期能有助於文化創意產業、學術界與媒體傳播產業之未來發展。
  • Item
    具台灣意象內容的藝術網點文創設計—以「蝴蝶蘭」為例
    (2014) 葉宛茹
    近年來,政府力推文化創意產業,而結合台灣本土特色之文創產品以推廣在地文化亦成為產業發展的重點之一。本研究將圖像設計與印刷防偽科技整合應用,以台灣意象中聞名遐邇的蝴蝶蘭和被譽為國蝶的寬尾鳳蝶為藝術網點的設計題材,以提高輸出圖像的附加價值。本研究方法採用實驗法設計四階段的蝴蝶蘭與寬尾鳳蝶漸變藝術網點,以達階調表現之目的。第一階段為寬尾鳳蝶的剪影由小變大,第二階段寬尾鳳蝶的剪影變成具緩衝功能的抽象蝴蝶形狀,第三階段相鄰的抽象蝴蝶形狀逐漸圍成黑底白色抽象形狀蝴蝶蘭,第四階段蝴蝶蘭由大變小。研究結果顯示透過改進式數位過網之點陣調色演算法,能夠以寬尾鳳蝶與蝴蝶蘭所組成之藝術網點來表現不同階調,在人眼觀察下是代表台灣意象的蝴蝶蘭或其他有意義之圖像,近距離或透過放大鏡觀察,微結構網點是由蝴蝶蘭和寬尾鳳蝶圖像所組合。本研究所發展的特殊網點結構,可運用在圖像防偽、文創加值產品和包裝上,以達到著作所有權的保護效果,進一步希望未來能促進台灣蝴蝶蘭加值產品的行銷推廣,以提升台灣蝴蝶蘭的國際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