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虛擬情境化線上同步學習對參與者擬社會人際互動與學習結果之影響
    (2024) 黃靖婷; HUANG, CHING-TING
    隨著網際網路的興盛與新型冠狀疫情的爆發,線上同步學習(Synchronous Online Learning)已然成為當今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學習模式。然而,互動性不足為當今線上同步學習中所面臨的重要課題。許多研究證實藉由虛擬學習情境中產生之擬社會人際互動對參與者之學習結果具有積極影響,然而,多數研究僅針對離線遊戲式教材進行探討,鮮少有研究探討將虛擬情境運用於線上同步學習中。是以,本研究於線上同步學習中,在參與者熟悉的傳統遠距學習平台內建置虛擬情境,探討參與者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之擬社會人際互動對於學習結果影響。本研究採準實驗法進行實驗設計,以30名新北市某私立大學大三、大四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驗組採虛擬情境化線上同步學習,對照組採傳統遠距線上同步學習。學習過程中以問題導向學習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進行學習流程,並以「擬社會人際互動量表」、「線上學習情境之學習動機量表」及「淡古文化學習成效測驗量表」作為研究工具。研究結果發現:一、虛擬情境化線上同步學習對參與者之擬社會人際互動具有顯著影響。二、線上同步學習中,參與者之擬社會人際互動對學習動機具有顯著影響。三、線上同步學習中,參與者之擬社會人際互動對學習成效並無顯著影響。本研究結果提供後續線上同步課程設計建議,應增加課堂互動性以提升參與者之學習動機,並審慎評估學習內容與流程以改善學習成效。
  • Item
    線上共創學習中自我導向學習傾向與認知臨場感對學習成效的關係研究
    (2019) 張心柔; Chang, Hsin-Jou
    在線上學習環境中以團體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方式是線上共創學習的特色, 因此了解學生的個別差異藉以提升學生主動且持續地進行線上學習的意願,成為探討 線上共創學習中重要的議題。本研究擬採用學生之個別差異即自我導向學習傾向作為 自變項,以桃園市某技術型高中設計群學生為例,探討不同程度的自我導向學習傾向 學生在線上學習環境中以合作共創的小組自主學習方式,是否會有學習表現以及參與 度上的差異。除此之外,探究社群模型在探討線上共創學習具有其重要性與指標性, 故本研究採用該模型中的認知臨場感建構,設計一套單元線上共創學習活動,並探究 學生自我導向學習傾向與認知臨場感對於學習成效之間是否有顯著的關聯性。 本研究採用實驗研究法-單組後測設計,選定技術型高中廣告設計科二年級「造形 原理」課程,利用Google共創文件以及Facebook Messenger線上聊天通訊軟體,進行單 元知識與技能創作之主題共創學習實驗後進行變項程度檢測以及學習成效之評量。 研究結果發現自我導向學習傾向不論在對於認知臨場感及學習成效獨立變項探討 時都具有顯著關聯性,但以認知臨場感作為中介變項之效果未成立。研究者參考結果 數據後將原本設定之變項做調整,發現認知臨場感是受到自我導向學習傾向的中介影 響了學習成效,此發現有助於日後教師進行線上共創學習活動設計以及教學引導時的 參考依據,幫助教學者擬定適當且有效的教學活動與教材設計。本次研究對象有效樣 本73位學生中之自我導向學習傾向屬於中程度的居多,在面向表現上以「效率學習」 表現最弱、「喜愛學習」表現最佳,顯示學生對於學習保有相當程度的興趣,只要教學 者能夠設計適當教學教法與教材,必能提升學生學習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