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數學教育期刊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01
Browse
Item 以工作範例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 後設認知問題對學習的影響(台灣數學教育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共同發行, 2014-04-??) 黃佑家; 吳慧敏; 黃暉娟; 譚寧君; 曾世綺; 曾建銘; You-Jia Huang; Huei-Min Wu; Hui-Chuan Huang; Ning-Chun Tan; Shyh-Chii Tzeng; Chien-Ming Cheng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在平行四邊形的工作範例中,有無加入後設認知問題對不同能力學生的學習成效、學習時間、認知負荷的影響。本研究採2 × 2實驗研究法,自變項為「工作範例模式」(「後設認知組」和「對照組」)和「能力」(高、低)。受試者為86位國小五年級學生,依期中考數學成績分為高、低能力群,並以隨機方式分派至實驗組別。結果顯示,整體而言,後設認知問題會增加整體的學習時間,但這差異主要來自教材設計的系統性時間差異,後設認知問題沒有顯著影響高能力群的學習成效和認知負荷,但會降低他們的信心和意願;但對低能力群學生,在工作範例中加入後設認知問題顯著地增加他們在學習階段的負向認知負荷感和學習時間,但並沒有因此而提昇學習成效,也降低他們的信心和意願。Item 逐步引導注意力之多媒體教學設計對圓切線性質學習之成效研究(台灣數學教育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共同發行, 2016-10-??) 陳明璋; 李俊儀; 李健恆; 楊晨意; Ming-Jang Chen; Chun-Yi Lee; Kin Hang Lei; Chen-Yi Yang本研究旨在探討逐步引導注意力的多媒體教學設計對國中生數學學習的影響,並選取了資訊量較複雜的幾何之圓切線性質概念為教學內容,藉著適當引導學生注意圖形的重要元素,使資訊在工作記憶區能與先備知識進行有效的整合。本研究的參與者是116位新竹縣某國中來自四個班級的八年級學生,採二因子準實驗設計以探究不同的教學設計(高元素互動 vs 低元素互動)與不同的學習成就(高 vs 低)對國中生在圓切線性質學習之影響。研究結果發現使用低元素互動教材學習的學生,後測及延後測均有較好的表現,學習效率及投入都達到較高效能的水平。高學習成就的學生如預期般表現優於低學習成就的學生,說明在擁有穩固先備知識的基礎下,逐步引導注意力的設計讓被接收的資訊作更有效的整合。因此,元素互動量在教學多媒體設計中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其對數學教學設計與學習的遷移及保留效果值得在未來進行更深入的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