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7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職業學校電子科學生技術創造力評量之研究
    (2002) 黃崇金
    本研究旨在探討職業學校電子科學生技術創造力評量,並建構電子創新設計能力量表、創新指標與評分標準。採文獻探討、專家會議與問卷調查等方法以達成研究目的。 本研究是以八十九年度台灣北部地區設有電子科之公、私立高級職業學校二、三年級電子科為研究對象,取樣6 所公私立高職學校樣本數278份,有效回收樣本253 份,有效回收率91%。量表與問卷獲得資料,採用次數分配、百分比、t 考驗、信度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統計分析後獲得主要結論如下: 一、創新性、精密性、實用性為評量職業學校電子科學生技術創新設計指標。 二、本研究所設計之評量表,信度考驗採用評分者信度與重測信度。電子創新設計能力量表的創新性、實用性、精密性其評分者一致性信度介於0.666***~0.797*** 均達顯著水準。重測信度所得的相關係數介於0.388~0.506,均達.05 以上顯著水準。效度方面採用對照團體效標關聯效度考驗,得到電子創新設計能力量表成績方面,不同技術創造力程度的學生,其電子創新設計能力的表現有顯著差異。技術創造力較佳的學生,優於技術創造力較差的學生。顯示此量表不失為有效可信技術創造力評量之工具。 三、分別針對創新性、精密性以及實用性,訂定評分標準。 最後,根據本研究所得結果,提出對教學課程內容,以及對未來研究 之建議。
  • Item
    我國職業學校課程發展之研究
    (2012) 廖興國; Liao, Hsin-Kuo
    本研究旨在探討「95群科課程暫行綱要」及「99群科課程綱要」之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發展,經由文件分析法、比較研究法以及半結構訪談等方法,其研究目的為:一、探討職業學校課程綱要制訂過程與演變。二、探討我國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發展內在與外在因素。三、分析我國職業學校課程綱要之政策理念。四、建構我國職業學校課程發展模式。 本研究獲致結論如下:一、職業學校課程綱要的演變以領域統整為脈絡。二、職業學校課程政策理念從技職一貫到學校本位課程。三、職業學校課程發展與決定的影響因素:可分為外在因素及內在因素兩大部分,在外在因素部分主要有「全球化趨勢」、「社會環境變遷」、「產業界的需求」以及「高等技職教育的擴增」4個關鍵因素;內在因素部分可分為「職業學校的定位與轉型」、「教育政策的支持」及「學校教師的需求」3個關鍵因素。四、以「課程鬆綁」政策引導,形成職業學校課程決定的內容。五、課程發展組織調和了「由上而下」與「由下而上」的行政模式。六、職業學校課程發展體系的形成。七、我國職業學校課程發展模式與泰勒及史克北的目標模式相當類似。 本研究依據研究發現與結論,分別就中央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推動課程綱要及後續相關研究三個部分提出建議,提供職業學校課程規劃與課程研究之參考。
  • Item
    公立職業學校資訊科教師專業成長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2009) 李淑馨; Li Shu-Hsin
    本研究旨在瞭解我國公立職業學校資訊科教師專業成長與工作滿意度之關係,並據以提出結論與建議。本研究係採問卷調查法,首先透過文獻蒐集與整理,建立本研究之理論架構,並參考編製而成「資訊科教師專業成長與工作滿意度調查問卷」,以作為本研究蒐集資料之研究工具。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我國97學年度公立職業學校資訊科教師,扣除62位預試樣本後,以157位資訊科教師做為正式問卷之施測對象,分別以單一樣本t考驗、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獲致結論如下: 一、公立職業學校資訊科教師專業成長現況達理想之程度。 二、公立職業學校資訊科教師對其工作達滿意之程度。 三、不同教育程度之公立職業學校資訊科教師,其專業成長現況具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性別、不同任教於資訊科年資、不同教育程度之公立職業學校資訊科教師,其工作滿意度具有顯著差異。 五、公立職業學校資訊科教師之專業成長與工作滿意度具有高度正相關。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對教師、學校、教育主管行政機關與後續研究者提出具體之建議。
  • Item
    台灣北區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木工實習工場安全衛生教育訓練之探討
    (2006) 劉亮言
    本研究係在瞭解台北地區高級職業學校木工實習工場安全衛生的現 況與問題,做為改進我國職業學校木工實習工場安全衛生之參考。 為達此目的,首先以文獻分析方式,探討木工實習工場安全衛生教 育概況及內涵,並蒐集相關問卷,再以自行編製「高級職業學校木工實習 工場安全衛生教育成效調查問卷」,並採分層叢集取樣抽取台北縣市高職 在木工場實習之學生209人,然後以次數分配、百分比統計方法分 析獲得結論如下: 一、學生在實習中曾經受傷109人(52.4%),顯示學生因實習受傷比率過 高。 二、三年級學生明顯比一年級與二年級學生在工場安全衛生認知表現好。 三、三年級學生明顯比一年級學生在工場安全衛生態度傾向好。 四、在工場安全衛生行為表現方面,三年級學生與一年級、二年級學生並 無顯著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