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學報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69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從「內化與修正」朝向「外推與解釋」的思考機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8-12-??) 洪振方; 蔡智文; 蔡嘉興; 周進洋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一年級學生質量守恆概念和相關概念範疇發展內容與其思考機制。首先,本研究使用質量守恆概念二階段紙筆測驗針對高雄縣某國中35 位一年級學生進行施測,並在施測成績高、中、低分組中各選2 位作為半結構晤談個案。研究者將半結構晤談資料轉錄成逐字稿,並以微小發生分析法分析個案學生概念內容和概念範疇,建構出質量守恆概念發展流程圖,據此分析質量守恆概念發展、相關概念範疇內容與其思考機制。研究結果顯示,個案學生概念發展涉及多個概念範疇內的發展與概念範疇間的轉移,而非僅是核心概念範疇單獨發展。此外,個案學生概念發展的思考機制,呈現出從「內化與修正」朝向「外推與解釋」的趨勢。
  • Item
    網路科技支援之電腦教學軟體對學生學習科學概念的影響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1999-10-??) 許瑛玿
    研究旨在審視網路支援的電腦教學軟體對學習者概念發展、問題解決和學習遷移的影響,同時使用量的和質的資料蒐集方法,來對愛荷華州立大學選修大氣科學概論的大學生進行研究。量的研究成果顯示,比較三組(實驗甲組-使用電腦模擬具有「回顧先前學習行為」功能、實驗乙組-使用電腦模擬不具有「回顧先前學習行為」功能、以及控制組-不使用電腦模擬)後測成績和即時天氣預報的成績,都沒有達到統計的顯著水準(P<0.05)。然而,後續的晤談發現本研究所設計的電腦模擬,其擬真情境(authentic situations)、多重表徵(multiple representations)及「回顧先前學習行為」功能(the capability of reviewing previous actions)有助於具有解題技能的學生獨自學習科學概論。能擅用圖表資訊和「回顧先前學習行為」功能的學生,可以成功的完成伴隨「氣流過山與成雲降水模擬」的兩個問題導向學習活動,並且對電腦模擬軟體的內蘊概念有所理解。然而,對於無法擅用電腦模擬軟體所提供的資訊者,則難以獨自地完成學習活動。因此,多重表徵雖可輔助學習者建構知識,但是學習者需能在不同表徵間尋找關聯性,才可能深入瞭解新學習的科學概念。根據Gooth and Galbraith(1996)的三階段解題模式分析晤談資料,發現只有一位受訪者具備所有解題階段的特徵,此位首訪者亦展示如何將所學應用到新的學習情境,(Reno的及時天氣預報),其他四位受訪者則需要教師的協助,來發展解題技能,才可能受益於「氣流過山與成雲降水模擬」所設計的學習環境。
  • Item
    學生對「開花植物生長與發育」概念之瞭解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3-04-??) 林曉雯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討學生對開花植物生長發育概念之學習發展情形。研究者邀集中小學自然科教師四人組成研究小組研擬晤談工具,經學科專家效化概念命題內容與晤談工具後,對國小四、六年級、國一、高一學生各三十人共一百二十名進行個別晤談以收集相關資料。經過分類與統計數量發現,開花植物生長發育的相關概念中有些部分會隨學生學習而成長,如:生活史各階段器官的生長與變化、繁殖、光合作用製造生長所需養分,種子行呼吸作用、向性等。有些另有概念則普遍存在在不同年級學生想法中,例如發育等同於生長,忽略花、果實、種子的變化,生命週期線性非循環的改變,土壤能提供植物生長發育及剛萌芽時所需之養分,植物因為需要進行光合作用而朝向陽光的方向生長等。而六年級學生在無性生殖以及果實與種子的來源部分表現較其他年段學生好,可能原因是學生在五年級學過類似的單元。大體上,所有學生對生長與發育現象的機制之瞭解相當有限。上述另有概念值得進一步探討其成因,並為科學教師教學及教材編纂者編緝教材之參考。